仲維光
banner
zwg88.bsky.social
仲維光
@zwg88.bsky.social
老蠶作繭何時脫,夢想至人空激烈——蘇軾

有興趣推友,可到我的兩個博客查閱我的文章:
http://zhongweiguang.blogspot.com
http://zhongweiguang2020.blogspot.com
哈,定妝標準照——攝於11月18號:
November 24, 2025 at 10:19 PM
俱樂部網頁新照:
November 24, 2025 at 3:46 PM
源於古希臘的哲學,力求通過分析來理解和詮釋世界,且由此爲知識和分析性探究奠定了基礎。
然而,馬克思主義卻繼承放大了黑格爾的觀念主義傾向,將哲學存在基礎,由辨析分析變為從既定、且是專斷的唯物主義反映論的觀念出發,構造出一種特定的、以制約與導向行動及思維為宗旨的觀念學說體系,即意識形態。
這一封閉系統的目的是,合法化實現信奉它的人及團體對於主宰社會的全面要求,以及與這一要求相應的變革。
於此同時,這種借用哲學名義的意識形態,又反過來運用其所推行的社會學理論來支持其所謂哲學觀點,鞏固其思想及實踐要求的合法性、絕對性。
這樣的思想特質,思維特點,語言及其方式,在意識形態化的極權主義社會絕對不會改變的。
November 19, 2025 at 8:50 PM
約爾丹,Z. A. Jordan,1911年出生于波蘭,1977年逝世。戰前他已獲得分析哲學博士并完成了升等教授的著述,戰後決定離開波蘭開始流亡生涯。他曾在大學教過社會學,也曾為自由歐洲電台工作。這種生活使他著述不多。這本他為瑞士大學研究東歐項目計劃寫的著述是他最重要的工作。

該書使我在其後研究中明確認識到哲學與意識形態的區別。
哲學是探索問題、分析概念,幷通過邏輯推理及確切描述,尋求清晰、具體結果。它是一種批判性、理論性的探索。
意識形態則是用以規定行動目的,指導一個群體的行動的學說體系。正如馬克思所強調——這種思想體系的目的是把“改變世界”的願望,對社會的全面要求與某一群體結合在一起。
November 19, 2025 at 2:42 PM
這本書是1989年初德國科學哲學波普學派的代表人漢斯• 阿爾伯特支持我在德國的研究項目申請,在我與還學文拜訪他時,推薦并借給我們的。
這本《哲學與意識形態》出版於1963年,是波蘭哲學家約爾丹就共產黨波蘭哲學思想的變化而寫的。該書引導我,及當代中文領域進入關於意識形態及極主義研究的討論。
最近有幸從網上購進這本62年前的書,重讀深切感到它影響了我後半生的思想學術。
為此也就更感激Hans Albert教授(1921-2023)。
我深知,他在不認識我時,只憑我們寫給他的英語及德語信就決定支持我,全因我們具有相同的哲學氣質。為此他也決定性地影響了我後半生的學術生涯。此生我不會辱沒他的支持及引導!
November 19, 2025 at 2:27 PM
突然看到黃元璋先生駕鶴西去的訃告,深感震動,轉貼并致哀:

無法也難以接受的消息!
斯是人生,讓我無言,只有神飛魄散能說出聽到消息的震動!
“善良厚道、肝膽相照”,訃告用語精準!黃先生確是待我,我永不會忘懷!黃先生如此風範,人間長存!
於我,更要再拜黃先生在天之靈,感謝他曾經唱和我的詩歌!所贈墨寶!它們會永遠留在我生命的軌跡中!
至 黃博士 各位親朋好友 ,我們懷著無比沉痛的心情,告知大家
我們的父親 黃元璋先生於2025年11月15日安然離世,享年 76歲
父親、善良厚道、肝膽相照,對家人無私付出,留下無數美好回憶。
他走得安詳,沒有痛苦,我們雖萬分不捨亦感恩他終得解脫。
相關後事將從簡處理,擇日火化具體日期及地點確定後會再另行通知。
在此特別感謝這段時間所有關心、探望及幫助過父親的親朋好友,你們的陪伴與心意是父親人生最後一段路最溫暖的光。
我們會遵從他的意思節哀順變,努力過好餘下日子,這也是對他最好的懷念。
歡迎隨時聯絡我 :兒:黃煜銘電話:6190 1159
謹此訃聞
黃元璋全體子女 泣啟
2025年11月18日
November 18, 2025 at 6:22 PM
至 黃博士 各位親朋好友 ,我們懷著無比沉痛的心情,告知大家
我們的父親 黃元璋先生於2025年11月15日安然離世,享年 76歲
父親、善良厚道、肝膽相照,對家人無私付出,留下無數美好回憶。
他走得安詳,沒有痛苦,我們雖萬分不捨亦感恩他終得解脫。
相關後事將從簡處理,擇日火化具體日期及地點確定後會再另行通知。
在此特別感謝這段時間所有關心、探望及幫助過父親的親朋好友,你們的陪伴與心意是父親人生最後一段路最溫暖的光。
我們會遵從他的意思節哀順變,努力過好餘下日子,這也是對他最好的懷念。
歡迎隨時聯絡我 :兒:黃煜銘電話:6190 1159
謹此訃聞
黃元璋全體子女 泣啟
2025年11月18日
November 18, 2025 at 6:13 PM
局間隊友告我如何打,我跟他說,我知道,如果我用正手接發球,對方完全被動,無法發力。但是我必須跑動,且動作要迅速、不變形,但鬧不好就是自殺。
想法無法執行,只好左一個右一個地對付,長短結合,等對方錯誤,伺機打個回頭。——可憐兮兮。
不過可以安慰自己的是鍛煉了身體,保持了身心狀態及體態神態。到老就生一個服老,知足——自慰了。
我的進步是,現在學會了看著球,不去救了。這對老人很重要。
November 18, 2025 at 9:50 AM
應該不是,但是我也沒在別處看到過這一款式。
我們俱樂部是德國傳統手球俱樂部開辦的。Tusem的手球本來是如拜仁一樣的俱樂部,現在衰落了。若依Tusem十年前的名氣,會有專門設計。現在則不知道了。
这是专为俱乐部设计的么?
November 18, 2025 at 8:09 AM
確實,我也覺得這個賽季的新隊服款式很不錯。
队服真好看😊
November 18, 2025 at 7:31 AM
昨晚賽完聖誕節前的上半賽季主場最後一場比賽,留影紀念。
8場比賽還剩一場客場。年後,26年1月下半賽季開始。到此為止,老夫單打第一台,10勝4負,看似可以,但是余心惻惻——球打得越來越難看。
昨晚對方第一台15歲,比我整整小了61歲,3-2勉強取勝,翻過年就可能翻過來。深解何為日薄西山……。
November 18, 2025 at 7:24 AM
First they fascinate the fools then they muzzle the intelligent.
― Bertrand Russell

羅素的這句話的意思是:
“他们先是让不會思考的人、無知的人着迷,然后就把槍口對準了有感知的聪明人,使他們發不出聲音。”

這話非常形象地描述了80年代北京知識界狀況——我前半生在國內及海外有非常直接及具體的經歷。
這類知識精英,讀書不多,教育變態,言行無度,漠視羞恥,不知好歹,遺禍社會。
November 17, 2025 at 12:36 PM

社會混子,知識油痞,就其生命意義來說,一定是自欺欺人。這尤其是對那些尚有些智力及才能的人。他們本有可能及能力活得更具內容及意義。
不吐不為快,因作五律。

遒勁老毫端,
玄冬亂世寒;
東窺覦睥睨,
西望憶闌珊;
狗茍看家院,
蠅營繞黨官;
趨名心必濁,
術業道難寬。

【按註詳見鏈接】
November 17, 2025 at 11:40 AM
Reposted by 仲維光
飯顆山上談詩苦,滄浪灘頭解夢寒。
November 15, 2025 at 11:27 PM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在完成George Orwell 的遗愿。

對您的這句話體會很深!
兩次讀奧威爾,最早是四十五年前讀內部讀物1984,以為是反專制政治小說,既非文學亦非學術思想研究。第二次是2010後,只因高王凌兄希望我辨析北島編的《70年代》,我想最簡單就是對比同為年代書名的1984。這次讀懂了,並且一讀一思就是十年。體會到您的這話,且我的一生,從某種意義說,就是在複製奧威爾的一生追求。這意謂著我-六根不淨卻堅定;知恥豈為羞不齒。
仿句您的推圖:
如果想使學術文化恢復生機,就必須摧毀大洋國思維及語言方式!

讀懂奧威爾對極權主義社會的人不易,讀懂了就一定會非常痛苦,不會甘於作繭自縛…
看見乌克兰军民英勇抗击俄罗斯侵略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在完成George Orwell 的遗愿。打破俄罗斯神话!造福人类。
November 16, 2025 at 10:57 AM
Reposted by 仲維光
看見乌克兰军民英勇抗击俄罗斯侵略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在完成George Orwell 的遗愿。打破俄罗斯神话!造福人类。
October 25, 2025 at 10:40 AM
Reposted by 仲維光
联糸起目前的乌克兰与俄罗斯的战争,大家会想到什么?
October 9, 2025 at 8:49 AM
"The first principle is that you must not fool yourself – and you are the easiest person to fool."
- Richard Feynman

首要原则就是你必須不自欺——然而,你卻恰恰是最易於自己欺骗自己的人。
-费因曼

殺雞借用宰牛刀——借大師話描述在大洋國精神、思想及學術,乃至文字領域中的遭遇。

對於一個活在廁所的人,不知其臭,我可以理解,但不會認同,當然也不會強他們所難——要他們承認自己自欺!
然而,道理簡單在:
極權主義社會難道是個正常的地方?
對此無感者,不就是最容易被欺騙的人!
November 16, 2025 at 10:08 AM
如今,在全球西化的影響下:
亞洲極權主義的壞,壞在自己國家及我等“異議者”;
歐洲極權主義的壞,壞到鄰國及我們這些“流亡者”;
西方國家及其社會的敗壞,敗壞的卻是全球的政治經濟秩序、倫理道德,以及更為根本的,涉及數代人的文化精神!自然還有我們這些被迫“移居者”!

哈哈,這輩子都踩到點上了!
November 14, 2025 at 11:14 AM
他鄉是故鄉,這個鄉字是有著豐富的意蘊,人生內容及情思,甚至可以說對蘇軾、老杜才會有是“什麼”、如何理解抒發的問題。
單一個蘇軾,有此身安處是吾鄉,卻也有“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亦有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還有此身如傳舍,何處是吾鄉,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更有中秋誰與對孤光,把盞淒然北望。
所以“試問嶺南應不好,却道:此心安處是吾鄉”,那個心安,是安貧樂道,安於精神、書中,安於陋室之中,那個“鄉”是“心鄉”,是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而那個六根——接觸外境與心境的眼、耳、鼻、舌、身、意六種感官,有豐富的靈動,有情者之鄉情鄉也,非無詩情心潮之根,凡凡眾生所能解之地也。
November 9, 2025 at 7:29 AM
除了年齡,這問題更是文化及情思,人的精神與教養問題。
此身安處是吾鄉,和所謂“世界公民”乃至“我沒有敵人”那類說法一樣,都不是口號與標籤,都有其深根淵源,沒根的人,無源的人,亦如鸚鵡學舌,學說出來也不是那麼回事——嘔啞嘲哳難為聽。
我讀老杜體會最深的就是,人的教養到了一定深度,真的是字字珠璣,怎麼說都是如今所言的“金句”。反之,教養學問不夠則不可能寫出好句子,自然也不懂那些字句的好壞及雋永處。審美能力亦由教養決定。
懂行的人都知,老杜可是模仿不來的,必須修到火候。只有毫無感覺的人,才會說學老杜容易!也正因此我只恨自己讀書少,未能充分開掘人只有一次的生命——知好歹也太遲鈍、太晚。
許多上了年紀的朋友都如此。我理解,但無妨。
November 8, 2025 at 5:43 PM
因為杜甫晚節漸于詩律細,偶得兩句:“舊日沉珂猶養志,衰年勃起硬精神”,詩興聊發,遂賦得晚節四首七律、四首五律——組成“晚節八律”。
November 8, 2025 at 8:16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