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同的人来说,这三条路的状况不一样:有的像高速公路,通畅顺利;有的像普通公路;也有的可能坑坑洼洼、难以前行。
每个人都有自己比较擅长、也比较不擅长的那一条。
我最近在修建自己以前最不擅长的行动之路,用做事来代替沉浸在感性和思考分析里。
感觉这个转变帮我提升了更多的自我效能感,用现在自己所能经营的充实生活覆盖过往的自我怀疑。
对不同的人来说,这三条路的状况不一样:有的像高速公路,通畅顺利;有的像普通公路;也有的可能坑坑洼洼、难以前行。
每个人都有自己比较擅长、也比较不擅长的那一条。
我最近在修建自己以前最不擅长的行动之路,用做事来代替沉浸在感性和思考分析里。
感觉这个转变帮我提升了更多的自我效能感,用现在自己所能经营的充实生活覆盖过往的自我怀疑。
——摘自🍠博主@摇摆月亮
——摘自🍠博主@摇摆月亮
我之前思考老中常见问题、成因、改进方法时,发现所有问题或多或少都和“不能犯错”有关。
包括:
个人反面:回避/逃避行为、成长受限、精神内耗。
交际方面:权力拉扯、拒绝换位思考、常常应激、人身攻击。
职业方面:自我埋怨、拒绝领导位、自愿加班。
生活方面:遇事紧张、拒绝处理问题、过滤不确定但有用信息。
太多了说不完。不过,反过来说,允许自己犯错,营造允许犯错的环境,允许她人犯不涉及底线错(道歉了),学会道歉,就是净化自身、治愈创伤的最关键/核心步骤之一,也是最首要的之一。
PS:chat应该可以弄出适合每个人的调理方案
我之前思考老中常见问题、成因、改进方法时,发现所有问题或多或少都和“不能犯错”有关。
包括:
个人反面:回避/逃避行为、成长受限、精神内耗。
交际方面:权力拉扯、拒绝换位思考、常常应激、人身攻击。
职业方面:自我埋怨、拒绝领导位、自愿加班。
生活方面:遇事紧张、拒绝处理问题、过滤不确定但有用信息。
太多了说不完。不过,反过来说,允许自己犯错,营造允许犯错的环境,允许她人犯不涉及底线错(道歉了),学会道歉,就是净化自身、治愈创伤的最关键/核心步骤之一,也是最首要的之一。
PS:chat应该可以弄出适合每个人的调理方案
总是很有收获,刚好最近经历了比较大的事,想细聊一下。
当初还是被朋友连催带赶地建议开始心理咨询,认为每个人其实都需要,每个姊妹都可以尝试一下。
我发现,AI做心理健康辅助还是有局限的,它依据 prompt 的信息来给出答案,不能像咨询师一样给出那么多新视角。
总是很有收获,刚好最近经历了比较大的事,想细聊一下。
当初还是被朋友连催带赶地建议开始心理咨询,认为每个人其实都需要,每个姊妹都可以尝试一下。
我发现,AI做心理健康辅助还是有局限的,它依据 prompt 的信息来给出答案,不能像咨询师一样给出那么多新视角。
最近结束了一段关系,依然按部就班地学习、写代码,感觉脑袋很清醒,心却沉沉发痛。AI说这是我的身体在替我哀悼。
我与很好的朋友们的关系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都会主动地为对方多想一步”。
不是控诉和权利争夺,而是如她在给我的信里写:“你是我身边的人中,我最希望能再多任性一点,不要那么高敏的人。” 她总是担心我会因为我的理解和共情而受伤。
而我写给她的是:“你是我最希望能多展露脆弱、表达需要的朋友。” 在唯一偶然的一次小摩擦,我看到她生气的一面,说这样的她好真实好可爱。
最近结束了一段关系,依然按部就班地学习、写代码,感觉脑袋很清醒,心却沉沉发痛。AI说这是我的身体在替我哀悼。
我与很好的朋友们的关系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都会主动地为对方多想一步”。
不是控诉和权利争夺,而是如她在给我的信里写:“你是我身边的人中,我最希望能再多任性一点,不要那么高敏的人。” 她总是担心我会因为我的理解和共情而受伤。
而我写给她的是:“你是我最希望能多展露脆弱、表达需要的朋友。” 在唯一偶然的一次小摩擦,我看到她生气的一面,说这样的她好真实好可爱。
因为共情的前提条件:一个稳定的自我。没有自我觉察的共情,是投射。
整个逻辑链条就是:自我觉察 → 内心整合 → 能量盈余 → 有能力和意愿去共情她人。
这样分析下来,拥有这两种能力的人很棒呀👍🏻
因为共情的前提条件:一个稳定的自我。没有自我觉察的共情,是投射。
整个逻辑链条就是:自我觉察 → 内心整合 → 能量盈余 → 有能力和意愿去共情她人。
这样分析下来,拥有这两种能力的人很棒呀👍🏻
在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中,“看见自己”(元认知)和“看见别人”(共情)是像学走路、学说话一样,被母父和环境自然而然地教会的。但是这在老中太稀罕了。
在有创伤的情况下,也不是没办法自己培养出这两种能力的,只不过这是属于生存策略,为了让自己活下去而学习到的能力。
在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中,“看见自己”(元认知)和“看见别人”(共情)是像学走路、学说话一样,被母父和环境自然而然地教会的。但是这在老中太稀罕了。
在有创伤的情况下,也不是没办法自己培养出这两种能力的,只不过这是属于生存策略,为了让自己活下去而学习到的能力。
越来越平静,最后留存的是感恩,感恩发生在我身上的一切经历。
在一次次拆解课题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好多,好多。
迷迷糊糊地走进教室,聆听感受那些痛苦的情绪,我以为这堂课的内容是教我如何爱人。
直到走出教室,我发现,这堂课是教我如何爱自己。
越来越平静,最后留存的是感恩,感恩发生在我身上的一切经历。
在一次次拆解课题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好多,好多。
迷迷糊糊地走进教室,聆听感受那些痛苦的情绪,我以为这堂课的内容是教我如何爱人。
直到走出教室,我发现,这堂课是教我如何爱自己。
和朋友聊天聊到,通过看心理学书籍成长,其实像一个输入后实践,得到反馈,再根据反馈调整自己的过程。
但也有许多年长而自洽的人,没有直接接触过系统的心理学知识,也可以莽莽撞撞靠实践+反馈+修改+自我察觉总结出透彻的人生经验。
由此可见实践更关键。
而感受便是线索,要求我们去正视、挖掘,不要忽视感受和反馈传递来的信息。
同时我思考,成长至走向成熟的体现是什么?向gpt描述了一个scenario
感觉一个答案是,成熟是懂得整合边界感与慈悲心,因为理性所以坚定,因为理解所以慈悲;保护自己的底线,理解她人的局限,宽以待己,也宽以待人,不过度退让,也常留余地。
和朋友聊天聊到,通过看心理学书籍成长,其实像一个输入后实践,得到反馈,再根据反馈调整自己的过程。
但也有许多年长而自洽的人,没有直接接触过系统的心理学知识,也可以莽莽撞撞靠实践+反馈+修改+自我察觉总结出透彻的人生经验。
由此可见实践更关键。
而感受便是线索,要求我们去正视、挖掘,不要忽视感受和反馈传递来的信息。
同时我思考,成长至走向成熟的体现是什么?向gpt描述了一个scenario
感觉一个答案是,成熟是懂得整合边界感与慈悲心,因为理性所以坚定,因为理解所以慈悲;保护自己的底线,理解她人的局限,宽以待己,也宽以待人,不过度退让,也常留余地。
月经神好像姥天奶派来的使者,每月带我重访与检验我的创伤与伤痛
将理性与分析轻轻放下,专注感受涌过身体的情绪,一波退一波来
月经神好像姥天奶派来的使者,每月带我重访与检验我的创伤与伤痛
将理性与分析轻轻放下,专注感受涌过身体的情绪,一波退一波来
问了g老师感到启发,能同时抱持自己的感受和走向下一步觉察很重要。
想起了咨询师说过的,心理健康的本质是平衡和灵活,我发现我常常因为分析太多而怀疑自己的感受,这依然是我需要努力学习平衡的部分。不过同时也很骄傲自己能利用每一次发生在我身上的经历进行复盘转化为成长的特质。
女性的确需要尊重自己的直觉,那可能是发来的求生信号,但我好希望这个不要成为部分人逃避责任、投射伤害朋友、放弃觉察和成长的借口。
问了g老师感到启发,能同时抱持自己的感受和走向下一步觉察很重要。
想起了咨询师说过的,心理健康的本质是平衡和灵活,我发现我常常因为分析太多而怀疑自己的感受,这依然是我需要努力学习平衡的部分。不过同时也很骄傲自己能利用每一次发生在我身上的经历进行复盘转化为成长的特质。
女性的确需要尊重自己的直觉,那可能是发来的求生信号,但我好希望这个不要成为部分人逃避责任、投射伤害朋友、放弃觉察和成长的借口。
由此想其实我可以学着宽容些地看待自己,发着呆思考、检索、记录的一天并不是因为没有去“做高效的事”而浪费掉了。
只需适当提醒自己多走出去、多实践、多行动就好,不至于沉浸在反复的自我回视中陷入困顿。
社会时钟不是我的时钟,我也没有什么顺遂主流要去做的任务,留给我的人生还长,足够我慢慢探索。
由此想其实我可以学着宽容些地看待自己,发着呆思考、检索、记录的一天并不是因为没有去“做高效的事”而浪费掉了。
只需适当提醒自己多走出去、多实践、多行动就好,不至于沉浸在反复的自我回视中陷入困顿。
社会时钟不是我的时钟,我也没有什么顺遂主流要去做的任务,留给我的人生还长,足够我慢慢探索。
入门简单,不像撸铁需要前期做大量功课,只需要知道跳落的姿势和脚法,上墙就完事了。
趣味性强,爱的人会很爱。
锻炼效果好,首先是对于核心力量的增强,身体控制能力提高后真的很快乐,会很有自我效能感,拥有运动能力就像打开新世界大门,继而爱上更多运动。
其次肌肉可以暴涨!两个无健身基础的朋友爬了半年都可以空手拉引体了,肩背手臂肌肉长起来很明显。
入门简单,不像撸铁需要前期做大量功课,只需要知道跳落的姿势和脚法,上墙就完事了。
趣味性强,爱的人会很爱。
锻炼效果好,首先是对于核心力量的增强,身体控制能力提高后真的很快乐,会很有自我效能感,拥有运动能力就像打开新世界大门,继而爱上更多运动。
其次肌肉可以暴涨!两个无健身基础的朋友爬了半年都可以空手拉引体了,肩背手臂肌肉长起来很明显。
“仁慈不是治疗者与伤者之间的关系,它是两个平等的人之间的关系。只有了解自己内心的晦暗,我们才能与别人的悲苦同在。”
“仁慈不是治疗者与伤者之间的关系,它是两个平等的人之间的关系。只有了解自己内心的晦暗,我们才能与别人的悲苦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