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裕
然謂之賢人,必非黨附朝宰,交亂將相者矣。其時武帝躬親萬機,嚴明御下,人自中法,不敢為非。宰相唯有平津,政出一空,自然無傾奪之勢。其賓客故人,不居顯位,似未足為朝廷患也。然主父偃言朔方地肥饒阻河,蒙恬築城以逐匈奴,滅胡之本。公孫弘以為不可, #李德裕《#窮愁志 賓客論》
June 17, 2024 at 5:35 AM
且穆生豈為己也,蓋傷廢先王之道,不忍見後王之面。其不去者,焉得免胥靡之恨哉!魏晉以降,居相位者皆靦面愧心而已。又有攘臂於其間者,掎摭先王之道以諱舊過,改張先王之道以媚新君,棄先王之故老以掩其羞,用先王之罪人以協其志。若天地間無神明則已,儻有神明,鬼得而誅之矣。

#李德裕《舊臣論
April 30, 2025 at 6:32 AM
又奏記霍光,決定大策,既而顯徵卿之美,削士伍之辭,其深厚不伐,古所未有。夏侯勝以為有陰德者,必饗其樂,以及子孫。是宜篤生賢人,世濟其美。古所謂有後者,良謂是矣,焉在傳爵邑而已哉。張、杜有後者,豈用法雖深,而所治者或能去天下之惡,除生人之害,所以然也。

#李德裕《#窮愁志 陰德論》
May 3, 2025 at 8:38 AM
《#唐語林》「宋五坦率否?」
【82】伊慎每求族望以嫁子,李長榮則求時名以嫁子,皆自署為判官。奏言:「臣不敢學交質罔上。」德宗從之。
【83】李德裕太尉未出學院,盛有詞藻,而不樂應舉。吉甫相,俾親表勉之,衛公曰:「好驢馬不入行。」由是以品子敘官也。
【84】李吉甫為相,以武相元衡同列,事多
November 7, 2025 at 5:52 AM
賴中人覺其變,未及其亂。向使訓計盡行,所誅者不過侍從數百人而已,其徒尚數千人,與北門協力報怨,則天下橫流矣。何以知之?昔竇武之舉事也,以五校士數千人屯都亭下,中官矯詔令張奐率營士與陣對陣,乃大呼武軍曰:「竇武反,汝皆禁兵,當宿衛宮省,何故隨反者乎?」
#李德裕 《#窮愁志 奇才論》
July 21, 2024 at 9:35 AM
聞其患也,則策足先去,曰見幾而作,不俟終日;知其危也,則奉身而退,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良士之於人如是,曷若識劇孟、朱亥哉? #李德裕《#窮愁志 臣友論》
June 7, 2024 at 5:56 AM
余曰:李訓甚狂而愚,曾不及於徒隸,焉得謂之奇才也。自古天下有常勢,不可變也。昔陳平之患呂宗,而計無所出,嘗間居深念,陸賈由戶而進,不之覺也。賈揣知其情,言曰:「將相和,則社稷安矣。」因為畫策,陳平乃悟。由是以黃金為絳侯壽,將相交歡,以敗產、祿。
#李德裕 《#窮愁志 奇才論》
July 17, 2024 at 6:40 AM
人君之德,莫大於至明,明以照姦,則百邪不能蔽矣,漢昭帝是也。年十四而知燕王書詐,後有譖霍光者,上輒怒曰:「敢有譖毀者坐之!」周成王有慙德矣。高祖、文、景,俱不如也。成王聞管、蔡流言,覩召公不說,遂使周公狼跋而東,《鴟鴞》之詩作矣。

#李德裕《#窮愁志 漢昭論》
April 1, 2025 at 5:48 AM
布又大喜過望。武帝踞厠見衛青。青以大將軍之貴,而隸人蓄之,此不得不絕大漠而盪葷粥、獫狁也。蜀先主與關羽、張飛同臥起,而稠人廣坐,侍立終日。皆用此道,故能成功。夫御英傑,使猛將,與見道德之人,接方正之士不同也,不可以繁禮飾貌,以浮辭足言。

#李德裕《#窮愁志 英傑論》
June 1, 2025 at 7:08 AM
三司皆有官屬,分部以主郡國,貴倖得其寶賂,多託賈人污吏處之,頗類牧羊而蓄豺,養魚而縱獺,欲其不侵不暴,焉可得也。故盜用貨泉,多張空簿,國用日蹙,生人日困。揚雄上書,言漢武運帑藏之財,填廬山之壑。今貨入權門,甚於是矣。孟獻子有言:

#李德裕《#窮愁志 食貨論》
July 11, 2025 at 5:59 AM
宜洞開胸懷,令見肝肺。氣懾其勇,恩結其心,雖踞洗召之,不為薄矣。祿山,夷狄之譎詐者也,非將門英豪,草萊奇傑。其戰鬪之氣,擊刺之才,去關、張遠矣。天寶末受專征之任,託不御之權,入朝賜宴,坐內殿西序雞障之下,非其所據,果蓄異圖。

#李德裕《#窮愁志 英傑論》
June 2, 2025 at 6:23 AM
士君子愛身防患,無踰於慎獨矣。能懼顯覯,不爲暗欺,忠信參於外,雖有盜賊,不能爲患矣。《易》曰:「無有師保,如臨父母。」斯之謂也。賊入趙孟之門者,覩其盛服將朝,不忘恭敬,悔受君命,至於觸槐,所以知其不為患也。 #李德裕《#窮愁志 慎獨論》
May 16, 2024 at 6:56 AM
或問先王論道之臣,事後王乎?曰:不改先王之道則事之,改先王之道則去之。以事堯之心事舜、禹者,其皋陶、益、稷乎?以事武王之心事成王者,其周、召乎?以事漢高之心事惠帝者,其蕭、曹乎?曹參尚不易蕭何之規,況高祖之道?昔區區楚國,醴酒不設,穆生先去。 #李德裕《#窮愁志 舊臣論》
April 29, 2024 at 6:55 AM
昔桀、紂殺一龍逢、比干,而天下之惡歸焉。桀、紂以拒諫而殺,其悖已甚,元帝以信讒而殺,抑又甚焉。王業既衰,至成、哀陵替,纔三世而王莽篡奪。宣帝稱,亂吾家者太子也。知子莫若父,信哉是言! #李德裕《#窮愁志 荀悅論高祖武宣論》
April 11, 2024 at 6:33 AM
蓋以簡而當理。魏太祖嘗謂諸子曰:「吾必不用左右之言以理汝曹。」何者?使左右君子也,必不離人父子之間;使左右小人也,小人之言,必不可用。其時無人以此言寤主,因問主上,太子之過,得於何人言之者?與太子恩愛厚薄何如哉?文宗聰明睿知,聞之必寤。

#李德裕《#窮愁志 天性論》
June 9, 2025 at 7:33 AM
引班固贊,賓禮故老,優游亮直。又曰貢、薛、韋、匡,迭為宰相。其旨以為專用儒術,莫盛於此。班固、荀悅,皆文雅之士,以元帝好儒,徵用儒生,故以兹為美。而深罪石顯,痛心泣血,稱詩人投畀豺虎,嫉之甚也。異乎余之所聞也!

#李德裕《#窮愁志 荀悅論高祖武宣論》
April 8, 2025 at 7:04 AM
夫社稷之計,安危之機,人君不能獨斷者,必咨於所敬之臣。然臣有忠邪,時有險易,交有淺深,義有厚薄。范雎,山東之匹夫也。入虎狼之秦,履不測之險,可謂交疏義薄矣。而能尊昭王,去穰侯,開秦霸業之基,以安固後嗣,可謂忠於昭王矣。

#李德裕《#窮愁志 張禹論》
April 16, 2025 at 6:53 AM
莊周稱「賊莫大於德為有心以有眼。」為德者尚不可以有心眼,況為惡者乎?

#李德裕《#窮愁志 慎獨論》
May 18, 2025 at 7:25 AM
至於經國遠慮,意鮮及之。與代公言,初若涉川,未知其止,寥廓廣大,莫見津涯;味之既深,思意愈密。」代公嘗為西北邊將帥,論四夷事,慮必精遠,則崔之言,信有徵矣。凡侍坐於君子,聞其言可以知其才術遠近,用此道也。 #李德裕《#窮愁志 謀議論》
June 23, 2024 at 10:18 AM
賴產、祿皆徒隸之人,非英傑之士,儻才出於世,豈受其紿說哉?嗟乎!與其圖之於難,豈若制之於易。由是而言,平、勃用辟彊之計,斯為謬矣。留侯破產以報韓,結客以狙秦,招四皓以安太子,所謂必仗義居正。由此知不尚權譎明矣。 #李德裕《#窮愁志 張辟彊論》
March 27, 2024 at 7:53 AM
人之父子兄弟,有不相知者,有德於人者,是已知之矣,焉得負之哉?

《#李德裕 #窮愁志 小人論》
July 30, 2025 at 5:21 AM
荀悅論略曰:高帝天下初定,庶事草創。文帝躬行玄默,遂至昇平;而古典未備,制度多闕。武帝內修文學,外耀武威;而不盡其術,不克其終。宣帝任法審刑,綜覈名實;而不用儒術,理化不成。歷數三代,以及元帝,曰崇尚儒業,從諫如流。 #李德裕《#窮愁志 荀悅論高祖武宣論》
April 7, 2024 at 10:37 AM
得與劉從諫交結書,因竄逐之。嗟乎!為人臣陰懷逆節,不獨人得誅之,鬼得誅矣。凡與太牢膠固,未嘗不是流薄無賴輩,以相表裏,意太牢有非望,而就佐命焉,斯亦信符命之致。或以中外罪余於太牢愛憎,故明此論,庶乎知余志。所恨未暇族之而余又罷,豈非王者不死乎?
#李德裕《#窮愁志 周秦行紀論》
September 19, 2024 at 7:02 AM
充亦非忠於君者,自以成濟之事,與晉室當同休戚,此羊祜所以願留也。昔漢高不去呂后,亦近於此。漢高嬖戚姬,愛如意,思其久安之計,至於悲歌不樂,豈不知除去呂后,必無後禍?況呂后年長有過,稀復進見,漢高棄之,如去塵垢。

#李德裕《#窮愁志 羊祜留賈充論》
April 29, 2025 at 5:59 AM
近世五王之誅二張也,漢陽王召大將軍李多祚謂曰:「將軍爵服隆貴,誰人與之?」曰:「太帝與之。」「將軍貲產富侈,誰人與之?」曰:「太帝與之。」「將軍子弟榮祿,誰人與之?」曰:「太帝與之。」因謂曰:「感太帝恩乎?」多祚漼然泣下。

#李德裕 《#窮愁志 奇才論》
July 18, 2025 at 5:20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