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媎
ynjie.bsky.social
嬴媎
@ynjie.bsky.social
6b4t/活在此刻💪/我有光明盛大的现在和未来
Reposted by 嬴媎
世界很多时候就是一场巨大的投射。对于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看到的东西甚至可以是截然相反的,事物只是引子,引出真实的自我、人性。

哪怕我们照的是同一块镜子,但是里面的我们是截然不同的。很多人只能看见自己,看不见她人,用单一视角解读多元世界并坚信自己是正确的,非黑即白、对立消灭,不论文化底色、个人处境如何如何,我只能说,这一切都不是发散恶意的借口,可以分析行为动机成因、复盘纠正,但我真的很讨厌因此就应该原谅,I refuse.

此外,投射的一切最终还是会反射到自己身上的。内心虚弱,看待外界就是警戒攻击防御的,风吹草动都是难以承受的;能量丰沛流动,万事万物皆会朝着利好的方向真实发展。
April 27, 2025 at 12:23 AM
Reposted by 嬴媎
我觉得乐观的本质是相信,相信什么呢?相信可以改变、相信可以创造、相信相信的力量,而相信又会逐渐转换成内驱力的一部分,变成执行力。

而内驱力,我觉得核心是执着的好奇,十万个为什么般的好奇,好奇自己为什么是这样、好奇世界为什么是这样、好奇为什么的答案,不断驱动着自己去找寻答案、真相,并且不找到不罢休。

找不到答案的时候就像是在死胡同里,四处乱撞也没有出口,这种感觉就是憋屈+迷茫,一口气闷在心里,非常不得劲儿,在相信+好奇+执着的加持下,要么学会调转方向找到出口了,要么是墙也给撞碎撞出个出路了。

总之,乐观地相信,执着地行动,不罢休。
April 21, 2025 at 8:55 PM
Reposted by 嬴媎
深刻理解了之前姊妹说的一定要润出去,才能彻底解决洼地的创伤、更彻底地排毒

不是说在洼地做不到自我疗愈
但是和那个能量场隔绝是真的很有必要
就算不是彻底润了
能在一个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里生活一段时间都会截然不同

我觉醒的时间不算早 快30了
但是成长转变之快 是我自己都没想到的
半年多时间 彻底脱胎换骨
对自己的人生从未如此清晰和坚定
并且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创造什么

而过去的几十年里
迷茫的乐观是我的写照
我一直都有一个模糊的方向
但其实真的不知道那是什么
April 14, 2025 at 1:35 PM
Reposted by 嬴媎
今天看到一个“中等生更容易成功”的帖子

我感觉这个很“个人”的分享了

下面是我的感受:

帖子里的“中等生”代表的是权威(学校 老师 家长 )的评价

而权威的评价体系下的“中等生”

并不等于市场评价体系(社会财富)的和个人评价体系(例如自我建设)的“中等生”

楼主讲的“中等生”并不是让大家不学习

而是不那么看重权威的评价 及格就好

专注于市场和个人评价体系取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好学生思维”是来自于学校或者老师的认可为“好学生”

以为自己做个好学生就万事大吉

而实际上市场和自我建设不止是做个“好学生”就万事大吉了

而是有自己的需求

研究市场的需求 需要很多努力
April 7, 2025 at 9:06 AM
Reposted by 嬴媎
❌“我为女声”其实是“我控女身”
这些诗词中女性形象往往非常单一:她们总是柔弱、情深、受伤、依恋男性,不曾有愤怒、反抗、独立的意识。比如柳永词中那些“市井女子”的形象,看似写得生动真实,实则是他用来建构“才子风流”形象的工具。

女性形象成为他们感伤、抒情、玩弄笔墨的“空壳”。

古典文学中男性模仿“女性语气”去书写,不是“共情”,而是一次次用笔墨巩固男权对女性形象的控制。他们不让女性发声,而是通过“我来替你说”完成了对女性位置的再次剥夺。
#女权思考
April 5, 2025 at 2:42 PM
睡饱了整个人都劲劲的🥰也没有那么多胡思乱想的想法了,女人还是要多睡觉💪💪
March 29, 2025 at 4:40 AM
Reposted by 嬴媎
2、认知负荷理论(Cognitive Load Theory)
当环境中存在轻微的噪音时,大脑需要分出一部分资源去过滤掉这些无关的信息。
这个“主动过滤”的过程,反而会增强大脑对主要任务的专注力。
像是在训练一种选择性注意力的能力,迫使你屏蔽掉干扰信息,聚焦在手头的工作上。

一句话总结:环境中的微小干扰,反而可以成为专注的助推器。
#喵酱的干货
March 1, 2025 at 6:05 AM
Reposted by 嬴媎
我今天无意刷推看到一个人

她说她周围很多人论聪明还是能干

按理说会过上远比现在的生活要好的生活

而没表现那么聪明或者能干的人

但是尊重自我感受的人

过的生活却远比她们展示出来的聪明能干匹配的生活要好

(大概这个意思)

我感觉这里的关键是有自我

有自我 尊重自我的人才会过得好 才不会落入陷阱

聪明很难衡量

能干这个点来说

最能干的当然是驴子了 (双层身份 生物驴子和人类昏驴)

爱驴者也经常称赞昏驴为“要是把力气花在别的上面,干什么都会成功”

而驴子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自我
February 23, 2025 at 9:39 PM
Reposted by 嬴媎
我很棒也非常优秀
我不需要为了什么而掩盖自己的光芒
我要做的是去了解这些人性的幽暗之处
这些之前没有人告诉过我的东西
这样我可以更好的保护自己
因为面对冲突,我更喜欢直接confrontation
February 24, 2025 at 5:32 PM
Reposted by 嬴媎
在基本盤討論「覺醒了無法談戀愛了」有七成評論是這個屌樣
知道為什麼女權進展那麼慢了吧
醒?醒個屁
跟風假裝醒而已還是很愛屌的,搞女權是調教田力而已
而且天姥姥的還真的愛㽖的那個前置大便
天選俴虜
February 18, 2025 at 2:12 PM
Reposted by 嬴媎
看书的时候看到一个概念叫“积极比率”即三个积极想法才能抵消一个消极想法。这个比例是一个临界点,超过这个临界点,积极情绪的全部影响就会释放出来。

所以经常进行积极的自我对话,可以为我们带来更多的积极情绪,扩展我们的视野。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积极的自我对话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否则大脑也是能辨别出来的。
#radfem
February 10, 2025 at 3:36 PM
Reposted by 嬴媎
我们在网上能做的小事:
1)情绪不好时不要上网说话
2)发泄情绪找chatgpt
3)遇到不理解的事可以询问沟通
4)减少反问句、质疑的使用
5)不要去咬定她人动机
6)和看不顺眼的人保持距离

线下,现实中能做的。首先是努力润出去,接着是排父系毒,适应新生活,在自己爱好、长处、梦想的领域过得开心,和当地姊妹们取得连接。要是有精力的话,可以通过互联网带带新觉醒的女性,带来生的循环。
同时,和不同文化者的情谊,也能成为改变自己所在族裔问题的突破口,解决上述简中区存在的问题。
沟通带来理解,理解带来合作,合作瓦解剥削。因此,内部沟通满是怨气,是男权最喜闻乐见的,而我们不该让它们如愿。
February 11, 2025 at 2:59 AM
Reposted by 嬴媎
#熊的脑回路

姊妹们如果还在使用推特,我想可以将使用它作为练习让大脑过滤、屏蔽垃圾讯息的渠道。

我们活在父系社会,垃圾咨询无孔不入,人群身上的父系行为更是会在不经意中干涉我们的大脑,让我们焦躁、愤怒、无法创造、无法做想做的事情。

因此,加强大脑的信息过滤能力,以及培养自己更不为所动的能力十分重要且有用。当然,如果有更想做的事,或者现阶段泡在推上无法满足自己目标,像我一样,离开并换个渠道/平台继续发声也许是更好的选择。

BlueSky这里,不会强行给人塞垃圾资讯、不想看到的用户、泄愤用户的言论不容易扩大化。人群更容易好好讲话交流,也不容易被当做男权人从内部瓦解女权的棋子。
February 9, 2025 at 12:06 PM
越来越意识到情绪波动太大,确实对头脑和心脏不好,尤其是那些冷不丁就来引起你负面情绪的,基本上没什么正事,消耗精力又什么也产出不了,等于是吃垃圾。
January 24, 2025 at 11:48 PM
Reposted by 嬴媎
价格筛选人群

是最近实践出来的经验

无论如何 不要做低客单

累得不行赚得还少

要和神仙买家双向奔赴

你出货 她付钱 皆大欢喜

一定可以找到这样的买家的
January 10, 2025 at 5:55 PM
Reposted by 嬴媎
朋友来问说“最近的状态从【想死/想自杀】变成了【想杀人】,不知道是啥情况”

我说还能是啥情况,说明整个人的身心状态好转了呗。

受到攻击/打压的时候,只要是个身心功能基本正常的人,心底就会有怨气

有怨气就要找地方撒气,这时候强大的人会直接挑战、反击仇敌,懦夫只会转而霸凌更弱者

而有一些弱者,被打压控制得太狠,以至于——不仅行动上不敢反抗、甚至在心里都不敢想一下

这种时候能被找上用来撒气的、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可以被随意折磨的终极软柿子就是它们自己本身

身体是不会反抗自己的。

那些自毁自残、自甘堕落甚至自杀的,都在此类。

攻击性从对内转向对外,就说明身心开始康复了

#radfem
January 9, 2025 at 10:34 AM
Reposted by 嬴媎
刷到有媎妹因为洼地警察打电话销号删群,再次提醒肉身未润的媎妹在任何有洼地持股的软件谨慎发言,时刻检查梯子,尽量用iPhone或者谷歌手机,不要全平台同密码和id。
#radfem
November 23, 2024 at 3:55 AM
Reposted by 嬴媎
最近觉得蛮好用的一个新习惯分享一下。

每次我动心起念都会立刻记录下来【何时、何事、因何】,然后等5分钟把这个念头过去再回看当时出现的一些情绪波动,分析它为何出现以及诱因为何。
比如【xx年xx月日xx时分秒,因为xx事,所以我想xxxx。】精确到分秒把念头记录下来。

我看到一本书是说“新习惯的养成不是靠禁止旧行为,而是靠不断的加入新行为。新行为足够多旧行为自然就被遗忘或者覆盖掉。”
我现在不断的用感兴趣的新行为来填充行为池,而不是像断舍离似的“一进一出”。
旧的行为根深蒂固的存在于我们的人生中,若想改变,需要在旧行为每一次出现时意识到“它来了”,然后标记它克服它。

书中对于标记旧行为,
November 10, 2024 at 9:52 AM
你的痛苦又不是我造成的,关我什么事,仅对于虜蛆来吸血的时候。
一些活得轻松的Tips,
对于硬要扛鼎,偶尔自己看不下去的时候可以告诉自己:这不是我负责的人生。
对道德绑架也同理:咋了,不关我事🤷‍♀️这不是我负责的东西。
December 29, 2024 at 4:02 PM
《玩偶之家》这个话剧还是可以的,居然直接把从父权交接到夫权的简洁解释说出来了。反正我看到了我想看的东西了觉得挺爽的,至少不是恶心的弔子视角。
December 24, 2024 at 4:29 PM
遇见一个女咨询师,让我拥抱过去创伤的自己,并且设置安全岛,我觉得都挺好的,当好自己的精神母亲,这很蒂💪
December 18, 2024 at 5:33 PM
Reposted by 嬴媎
我专门创建了一个shooting hobby account ,只要我心情不好很暴躁就预约时间花钱去射击,效果很好。
我和我妈说了我的这个账户,她发现我要开口骂人时会立刻说“我给你那个枪枪卡转点钱,你把火发过去”。

推荐有这方面需求的姐妹都专门设置一个shooting sports fund.
没有射击场就用这个账户里的钱打拳击、赛艇、射箭等,做一些刺激的对抗性的运动,提高精神健康水平。
December 7, 2024 at 8:15 PM
Reposted by 嬴媎
弱役、糖水照片、性缘、友缘、亲缘,超加工食品、弔社人上人等等㽖权产品都是毒品。第一次抽,会获得多巴胺奖励(弔子躲在生理特性后构建的奖励)。之后的每抽,都为了缓解第一抽带来的痛苦。在㽖权陷阱里陷得越深,弔社给我提供越多消费主义的答案。我越购买,社会越捧场,我越当真,越上瘾。考生以为自己背好了答案,参加考试就能拿第一,完全没想这考试根本不用参加。

要吐㽖权的毒,就不能参考牠们的“幸福”公式。什么消费品,什么缘,什么社会评价都没有我的健康和自由重要。走预设的道路,最好的结局只是获得牠们许诺的幸福。要获得我自己的幸福,只能尽情享受自由,享受自由的眩晕、疼痛、愤怒。
#radfem
December 6, 2024 at 7:12 AM
不是第一次意识到母父没把我当成人对待,但是头一次回忆起来,还是觉得诡异,诸如不上学就去考公,对你的教育都是投资,之类的话,已经明摆摆地放在台面上,还有记得最清楚的是,他们白天忙完回到家埋怨为什么我不给他们做饭,为什么我从来没有给家里拖过一次地(昨天才意识到,我其实只打扫我自己的房间,也是有原因的),感觉他们养孩子只是为了早日拿到回报罢了,这根本就是不爱,只有不爱一个人,才会需要ta百般回报你,假若有无条件的爱,又怎么会听不懂孩子内心的需求?我可以理解,但我不会原谅。
December 4, 2024 at 7:18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