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藍天
skyecheng57.bsky.social
鄭藍天
@skyecheng57.bsky.social
醫者、敘事者、制度懷疑者。在病歷之外,記錄那些無法量化的疼痛與尊嚴。反省不是懺悔,是抵抗。
#台灣醫療
#病人故事
#敘事醫學
#制度批判
「在隆興寺的戒壇上,雙面佛靜坐不語,一面凝視未來,一面背向過去。祂不是逃避,而是承載——如同一位真正的醫師,必須先理解病人的歷史,才能引領他走向療癒的未來。」

「隆興寺 雙面佛」
November 14, 2025 at 5:22 AM
臨床對照表
November 3, 2025 at 1:14 PM
《肺腺癌發生率與摩托車密度的關係》
Motorcycle density and the incidence of lung adenocarcinoma
October 19, 2025 at 2:26 AM
🦵【膝關節炎新選項:低劑量放射治療】

在2025 ASTRO年會上,一項韓國首爾大學的三期臨床研究(RCT)顯示:對於中重度膝退化性關節炎患者,0.5 Gy × 6次的低劑量放射治療(LDRT)在第4個月達到70.3%回應率,顯著優於未治療組(41.7%),且無觀察到治療相關毒性。

📌 每治療4位患者,就能多產生1位有效者(NNT=4)
📌 適用於無法接受藥物或注射者
📌 主要終點:OMERACT-OARSI 反應者比例
📌 次要終點涵蓋影像、發炎指標、止痛藥使用等

這不只是疼痛緩解,更可能是疾病修飾的起點。

#LDRT #膝關節炎 #放射治療 #疼痛管理 #退化性關節炎
October 11, 2025 at 8:22 PM
人間世情雪白頭
莫惹閒愁讀詩歌

我用這首在睡夢中創造的詩句請Gemini 產生的圖片
September 25, 2025 at 2:33 AM
光,像一封未寄出的信,在海面鋪展。

一艘小船靜靜地讀著它的最後一句:

「與此刻同在,你終將抵達。」

September 16, 2025 at 11:49 AM
這是我最近在臨床上最常提醒病人的一件事

🦴 乳癌病人,骨質密度照護不能等!

停經後骨質快速流失,乳癌治療更可能加速這個過程。

💉 最新研究顯示:對50–60歲正常女性,每五年一次注射 zoledronate(唑來膦酸)5mg,可有效預防椎體骨折。

乳癌病人如果提早停經,或是使用芳香梅抑制劑,建議每18個月注射一次。

📌 不必等骨折才開始治療,預防才是關鍵。

#乳癌照護 #骨質密度 #預防勝於治療 #Zoledronate #NEJM2025
September 12, 2025 at 4:06 AM
在這幅畫中,一位德高望重的台灣老先生與我的合影。老先生在89歲時罹患肺腺癌,接受了放射手術治療。是我在台灣極早期使用放射手術治療肺癌的病案之一,手術成功後,老先生健康地生活至98歲才安詳辭世。

這張照片拍攝於老先生回診的某一天,由他的助理捕捉下這個輕鬆愉快的時刻。

畫中,老先生神情安定而溫暖;我則以含蓄的笑容回應,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敬意與感激——能為如此德高望重的病人提供治療,是我的醫生涯中最珍貴的榮耀之一。

畫作以雷諾瓦的印象派筆觸呈現,柔和的光影與溫暖的色調交織出一種療癒與尊重的氛圍。這不只是一次醫療的成功,更是一段人與人之間深刻的連結與見證。
September 10, 2025 at 9:28 AM
今年癌症醫學的進展,讓我覺得「這是最光明的時刻,也是最黑暗的時間」。新療法的出現,讓大藥廠充滿著光明,但沉重的藥價,卻是病人無盡的黑暗。

抗體藥物複合體(ADC)與免疫治療的結合、化療逐步退場、抗原釋放與免疫原性細胞死亡的協同效應——正是目前全球研究者最積極投入的未來藍圖。
September 6, 2025 at 9:54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