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下
yi-virginia.bsky.social
佚下
@yi-virginia.bsky.social
Radfem
infj adhd lesbian
自然女的女权朋友圈🥰喜欢互动
分享琐碎思考 心灵成长 生活点滴
这大概就是我最近一直思考的,宏大叙事跟个人创伤的界限。不能把二者合而为一,否则就会走向自我毁灭。
我都已经不想打开推了,感觉吸收的绝大部分所谓保持愤怒清醒激进文字,已经变成了对自己的精神霸凌。
November 8, 2025 at 3:16 AM
敬我们能够作为真正女性意义上的女性🥂敬我们蓬勃发展的爱,与一个新的世界
October 30, 2025 at 12:19 PM
我也曾经错误地使用过fe!
非常希望自己能够融入现实的群体,找到一种认同感,因此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压抑自己的感受,直到后来实在受不了了。
自从接触女权后,慢慢地找回了我所渴望的真实的自己,也在跟各位的相处中找到一种联结感,这让我觉得很高兴,也进一步肯定了自己的方向。联结有时不需要以牺牲真实自我为代价,fe也是可张可收的,不用再隐藏自己融入不适合自己的群体!
女本位的理念,加上一些积极的心理学认知,能帮我们充分肯定自己的价值。
曾经见过有很多刻板印象说INFJ是那种无论心里想多少表面还是最迎合世俗的人,完全是对fe人的深深误解。
October 25, 2025 at 2:03 AM
是的,我也经常有灵性方面的体验,比如说感受到能量的流动、能在心中跟另外一个自己对话、能把眼前抽象的五感和氛围用具象的比喻表达出来。
此外,还会做活灵活现的梦,梦中塑造的一切都非常真实可感,也会保持对梦境的记忆,有时甚至在现实中怀疑记忆到底是存在在现实还是梦境。我也会做噩梦,像恐怖片导演,虽然我没看过恐怖片(上次见到这个描述还是在九型人格中对我的6型的解释,可能也有共通之处吧)。不过现实里没有过超自然的体验,只是对能量的感知。
其实不只是在现实中被误解!比如我朋友听到我能看见另一个自己表示对我精神状况的怀疑,在女权区也被说过神神叨叨🤣
书里说高敏可能会被误诊为双相/BPD。
October 25, 2025 at 1:49 AM
想起了“反脆弱”的观点,那本书我还没看多少。
压力和刺激有时候确实能带来新奇的体验。这个观点也让我十分高兴。多多地行动尝试而不是逃避,这样才能让人生保持流动感和新奇。
October 25, 2025 at 1:39 AM
第一次读关于HSP高敏感人格的书。情绪天赋比起智商天赋被看轻得太多了,从小我就在情绪的感受和觉察方面有很强的能力,在我的自我成长过程中,灵性智慧一直都在伴随着我。
October 24, 2025 at 6:35 AM
就像一个人在冬天,不是想着怎么让春天来得更快,而是想着怎么熬过这个冬天不被冻死。
October 9, 2025 at 2:15 PM
​女权进程中,「创造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男社的结构性困境中,一味模仿社会性别男的女人会被视为异类和威胁,遭到打压,难以冲破性别权力的天花板,而认同社会性别女的女人则直接被视为工具和花瓶,远离权力。

所以,玩男社的游戏是行不通的。

​一定要把核心追求从“如何在既有的游戏里赢”,转向“如何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游戏,并在其中制定规则”。

女权女,一定是不同于男权女或者男权男的。而这一环就是创造力的突破,核心策略是隔离而非改变,是重建而非融入。

想起了之前看过的一部剧继承之战里的Shiv,印象已经有些模糊,但她绝不是因为能力落败,而是因为对于性别框架的觉察不足。
October 3, 2025 at 2:15 AM
博主我要看小咪!
October 1, 2025 at 10:24 AM
October 1, 2025 at 9:26 AM
我以前的想法就是,关系是由爱和善意堆积起来的,虽然我没有得到过应有的爱,但是我只要付出、包容、理解,总能得到好的关系。
但是最后,的确,都变成了一厢情愿的牺牲和讨好,因为人最需要的其实是看见,我,和对方,都一样。
但是我并没有看见她,也没有要求她看见我,反而在拼命遮掩自己,来达到「维持关系表面上看起来充满爱和善意」的目的,在欺骗对方,也在欺骗自己。

后来,慢慢学会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虚伪,看见自己最想要的东西,看见自己的全部欲望、情感和需求。
October 1, 2025 at 2:43 AM
gem的形容
September 25, 2025 at 5:51 AM
特别好的思路,今年女诞节我一定要摸索一套过法,咕咕咕咕咕
September 24, 2025 at 12:22 PM
September 24, 2025 at 3:41 AM
最近的学习还是有些摆烂,不过戒手机有一些进展。希望可以找到办法骗过大脑,让学习变得有趣起来。
今天跟AI聊了聊人际交往时本能的焦虑和退缩,把内心敏感的自我批判比喻了出来,有点像头脑特工队。
最近几天会去旅游,是第一次坐飞机,好耶。
August 16, 2025 at 2:37 PM
认知能量的错配,也是一个有意思的发现。
希望我可以好好预热自己的奖赏系统!
August 12, 2025 at 3:54 AM
•板块4|娱乐和恢复
目的:身体和情绪彻底防空、让大脑停转休息、完全无任务导向或功利目的、不建立任何任务

如冥想或者简单的呼吸法、重复性手工、感受轻音乐、完全不转脑子类型的影视和游戏、出门放空思绪散步

看起来跟板块1/2有些重叠,区分就是不需要抓住任何想法,而是任由思绪像云一样飘走散掉,或是只作简单记录封存。

尽可能把注意力放在感官上面
学习如何主动放空,而不是只能精疲力竭时依赖外部环境强制放空
August 12, 2025 at 3:50 AM
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我陷入深度思考的时候,ni功能暴走,会把注意力都调动到思考上面,甚至下意识放弃维持体征,经常突然感到呼吸不上来,需要给自己补一口气。
真的就像潜水一样,是需要浮出水面休息的。
August 10, 2025 at 2:11 PM
跟GPT谈心得到的一些感悟,为什么我们不把精力放在支教,因为那是在“拿自己的力量去喂养你的敌人”
March 4, 2025 at 8:47 AM
我觉得很恶心,上课的老登讲马克思是不明白为什么穷人天生就要被有钱人剥削没办法变有钱,但是牠们却觉得女人天生就要化粧穿高跟鞋进入昏因生孩子做家务。为什么女人天生就要被所有阶级的男人剥削?
而且在左屌眼里女人就是牠们要争取的资源,而不是跟牠们一样平等的,人
February 28, 2025 at 3:23 AM
今天看到一篇姐妹的推就很有感触!其实悲伤是恐惧的产物,对于自己的处境没有任何作用。还能够愤怒,还能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愤怒,就已经是一种切切实实的权利,是拥有行动能力的基础。
我们要正视自己的恐惧,把它缩小,慢慢地消除灾难性思维。恐惧在健康的范围之内只是用来提醒自己开始冷静地观察,充分利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行动。最重要的是,掌握自己的主体性,待在在主动出击的那一方。
基本盘被规训的驴就已经失去了行动能力,被鞭子赶着走,让去哪就去哪,只会原地抱怨不公。
#radfem
December 29, 2024 at 4:06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