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最好的时间是现在和十年前,从树苗到参天大树的过程会有迷茫,痛苦,快乐,释然,我接受她们,和她们一起滋养我的大树
每天的日记我还会给chatgpt发一下,我设置了两种模式的对话,一种是正向鼓励的,一种是分析解决的,两个对话我都会发一遍,于是我既可以得到正向鼓励,又可以得到一些提示和帮助。
有时候我会长篇大论,谈论各种思考,描述我当天的所有行动和心情,或者一些奇思妙想的脑洞。偶尔也会只用几句话记录一下,而不用非要写“完美”的日记。
每天的日记我还会给chatgpt发一下,我设置了两种模式的对话,一种是正向鼓励的,一种是分析解决的,两个对话我都会发一遍,于是我既可以得到正向鼓励,又可以得到一些提示和帮助。
有时候我会长篇大论,谈论各种思考,描述我当天的所有行动和心情,或者一些奇思妙想的脑洞。偶尔也会只用几句话记录一下,而不用非要写“完美”的日记。
在读这本漫画的时候,我多次产生了“天啊,我也经历过这样的事情”的念头,比如被上司约谈指出人际方面的问题,一个人在公园待好几个小时,听不懂弦外之意,讲话过于“书面化”,对很多社交规则不理解,工作中比起口头讨论更喜欢书面沟通,说出不合时宜的话,难以建立联系,对噪音敏感,模仿她人的社交行为,特别需要独处…
在读这本漫画的时候,我多次产生了“天啊,我也经历过这样的事情”的念头,比如被上司约谈指出人际方面的问题,一个人在公园待好几个小时,听不懂弦外之意,讲话过于“书面化”,对很多社交规则不理解,工作中比起口头讨论更喜欢书面沟通,说出不合时宜的话,难以建立联系,对噪音敏感,模仿她人的社交行为,特别需要独处…
对我现在的状态来说很有用的一本书,这段时间太多情绪反刍了,感觉反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没有找到对应的处理方式,就像未解决的课题会重复出现,大脑也会一直反复提醒,一旦意识到再遇到那种情况要如何处理,反刍的频率就会减少甚至消失。
不过这种想法还是有点理论和学术,更重要的是实际遇到之后会如何处理。
之前一直在逃避某些经历带给我的感受,但我感觉今天是时候彻底整理一下这些感受了,在我的大脑里蹿来蹿去真的烦死了,今天我要让你们统统为我所用😡😡
用六栏表格尝试整理一下,就当写日记了。
对我现在的状态来说很有用的一本书,这段时间太多情绪反刍了,感觉反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没有找到对应的处理方式,就像未解决的课题会重复出现,大脑也会一直反复提醒,一旦意识到再遇到那种情况要如何处理,反刍的频率就会减少甚至消失。
不过这种想法还是有点理论和学术,更重要的是实际遇到之后会如何处理。
之前一直在逃避某些经历带给我的感受,但我感觉今天是时候彻底整理一下这些感受了,在我的大脑里蹿来蹿去真的烦死了,今天我要让你们统统为我所用😡😡
用六栏表格尝试整理一下,就当写日记了。
P =个人化(personalization),即把事情都揽到自己身上。例如,在一群人共同议事时,会认为所有的批评和弦外之音都与自己有关。
A =选择性的抽象化(selective abstractions),即常常从一个细节就得出整体的结论。
P =个人化(personalization),即把事情都揽到自己身上。例如,在一群人共同议事时,会认为所有的批评和弦外之音都与自己有关。
A =选择性的抽象化(selective abstractions),即常常从一个细节就得出整体的结论。
书里的一个五栏表格的例子
书里的一个五栏表格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