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不是曇花一現😓😓
希望不是曇花一現😓😓
半夜面試真的很 exhausted⋯⋯之前也有一次是在 2:00 到 2:30
但又不好意思拒絕對方在這時間😔😓
半夜面試真的很 exhausted⋯⋯之前也有一次是在 2:00 到 2:30
但又不好意思拒絕對方在這時間😔😓
時差 16 小時
所以光是計算時間就覺得很麻煩
要找到對方可以而且我不會太糟糕的時間非常難😓😓
而且 LLM 真的非常不擅長這種算數⋯⋯
時差 16 小時
所以光是計算時間就覺得很麻煩
要找到對方可以而且我不會太糟糕的時間非常難😓😓
而且 LLM 真的非常不擅長這種算數⋯⋯
但從中我想到了一些更整潔地描述事情的方式,所以感覺論文還有好多東西要修改(不是已經做完了的意思⋯而是做一做覺得前面的東西需要用別的方式描述更好)
週末感覺會很忙😓
結果我發現我當天根本沒有想出來(只想出一半😓)
覺得短期內無法解決😓😓仔細思考以後發現比想像得還複雜好多(但如果能解決的話我會覺得自己還不錯😓😓)
真的是「事情毋是戇人想个遐爾簡單」
(我小學五六年級的老師超喜歡對我說這句,但他其實從來沒有說過不簡單之處在哪裡,我覺得他應該只是想要嗆我而已)
問題是我一直太仰賴 AI。常常是我提供給他方向,他給我具體細節,我再檢驗他的推理過程,不懂時再問他直到我理解。但通常我會很快發現他的推理過程有錯。我覺得自己應該要更親力親為每個細節,只把我完完全全沒有頭緒的問題丟給他(死馬當活馬醫)。
不過,這個解答簡單到我覺得很不有趣⋯⋯(覺得自己的研究好沒貢獻)
但從中我想到了一些更整潔地描述事情的方式,所以感覺論文還有好多東西要修改(不是已經做完了的意思⋯而是做一做覺得前面的東西需要用別的方式描述更好)
週末感覺會很忙😓
這樣的話,我就做過四份 data task,除了某校商學院財金系教授的一個職缺的 data task 以外,其他三個職缺都先後給我面試機會
嗯這轉換率應該可以印證我的 technical skill 本身沒什麼問題😔 有問題的面試本身或運氣(剛好跟對方不適配)⋯⋯
這樣的話,我就做過四份 data task,除了某校商學院財金系教授的一個職缺的 data task 以外,其他三個職缺都先後給我面試機會
嗯這轉換率應該可以印證我的 technical skill 本身沒什麼問題😔 有問題的面試本身或運氣(剛好跟對方不適配)⋯⋯
剛剛吃了 7-11 關東煮的杏鮑菇覺得好讚
相比起大多數的肉我真的更喜歡菇類(除了木耳)和各種豆製品
剛剛吃了 7-11 關東煮的杏鮑菇覺得好讚
相比起大多數的肉我真的更喜歡菇類(除了木耳)和各種豆製品
因為我剛好有一個在美國讀 PhD 的朋友正在修那個面試我的老師的課,所以我稍微打探了那老師的風格
嗯我朋友說得非常精準
他說那老師
1️⃣ 很傾向 automate 所有東西,建議我面試時可以跟他聊我會用 Git 和 Makefile(講了)
2️⃣ 那老師是幽默的人(我有感覺到)
3️⃣ 但那老師同時討厭別人唬爛他,建議我知之為知之(照做了,他問我會不會用數值方法解動態模型,我說我只有在總體課用 MATLAB 做過)
很可惜的是我事前準備的稿子幾乎都準備錯方向😔😔他甚至沒請我自我介紹
好想得到工作😔😔但下週還是要振作起來投履歷⋯⋯
因為我剛好有一個在美國讀 PhD 的朋友正在修那個面試我的老師的課,所以我稍微打探了那老師的風格
嗯我朋友說得非常精準
他說那老師
1️⃣ 很傾向 automate 所有東西,建議我面試時可以跟他聊我會用 Git 和 Makefile(講了)
2️⃣ 那老師是幽默的人(我有感覺到)
3️⃣ 但那老師同時討厭別人唬爛他,建議我知之為知之(照做了,他問我會不會用數值方法解動態模型,我說我只有在總體課用 MATLAB 做過)
很可惜的是我事前準備的稿子幾乎都準備錯方向😔😔他甚至沒請我自我介紹
好想得到工作😔😔但下週還是要振作起來投履歷⋯⋯
但今天得努力工作 然後趕緊回住處
晚上還要面試😔😔😓
但今天得努力工作 然後趕緊回住處
晚上還要面試😔😔😓
那個年代前一些些似乎才開始出現機器學習裡的一些 universal approximation 的結果,他的老闆 Halbert White 是這方面的專家
而他的 PhD 論文的研究,就像是利用反向傳播學習神經網路模型的一些理論
這些詞彙在當時真的蠻冷門,只有學術界在做,而過去這四十年來才先是慢慢變成 big tech,然後是變成一般網路鄉民開始學習、談論的名詞
想到這裡就覺得很想去好學校讀書,好想瞭解最前沿最新的構想
那個年代前一些些似乎才開始出現機器學習裡的一些 universal approximation 的結果,他的老闆 Halbert White 是這方面的專家
而他的 PhD 論文的研究,就像是利用反向傳播學習神經網路模型的一些理論
這些詞彙在當時真的蠻冷門,只有學術界在做,而過去這四十年來才先是慢慢變成 big tech,然後是變成一般網路鄉民開始學習、談論的名詞
想到這裡就覺得很想去好學校讀書,好想瞭解最前沿最新的構想
不過老師有時候都會小考,就是單字和文法為主,我卻都可以考到幾乎滿分(甚至有時候太忙忘記讀書)(班平均都約 70--80)
覺得自己確實在升學考試中佔了便宜,明明英文不怎麼樣,但就總是能夠考很高分
不過老師有時候都會小考,就是單字和文法為主,我卻都可以考到幾乎滿分(甚至有時候太忙忘記讀書)(班平均都約 70--80)
覺得自己確實在升學考試中佔了便宜,明明英文不怎麼樣,但就總是能夠考很高分
問題似乎在我莫名地習慣希望把東西講得很清楚(看起來很矛盾吧,反而讓一切看起來更不清楚)
以當助教為例,像在教學生一個概念時,我很習慣從 first principle 開始,一步一步讓對方發現他的疑惑會在理解其他概念以後迎刃而解(如果他可以保持專注,聽我說一段時間);這是我覺得我擅長的情況
至於我不擅長面對的情況,就是學生只想知道答案,但不想理解太多背後的原理,也不太願意分享自己究竟怎麼想,因為我似乎會覺得問題很複雜,所以會很難臨場用三言兩語概括,就是害怕自己會不小心誤導學生,情急之下很容易把話說得很不清楚
問題似乎在我莫名地習慣希望把東西講得很清楚(看起來很矛盾吧,反而讓一切看起來更不清楚)
以當助教為例,像在教學生一個概念時,我很習慣從 first principle 開始,一步一步讓對方發現他的疑惑會在理解其他概念以後迎刃而解(如果他可以保持專注,聽我說一段時間);這是我覺得我擅長的情況
至於我不擅長面對的情況,就是學生只想知道答案,但不想理解太多背後的原理,也不太願意分享自己究竟怎麼想,因為我似乎會覺得問題很複雜,所以會很難臨場用三言兩語概括,就是害怕自己會不小心誤導學生,情急之下很容易把話說得很不清楚
然後今天是他第一次聽我說我的要拿來口試的碩論在做什麼(五分鐘介紹)
明天中午他說要跟我快速討論一下週四的面試,他說要確保我講話能講清楚😓(現在連講中文都講不清楚😔)
有一部分原因應該是對自己的期望和自己實際上做到的事情有不小的落差
撇除感情上很碰壁以外,研究和工作進展也不多,而找工作也沒什麼下文(註)
週五指導教授 A 似乎在 lab 盤點誰要口試,就有算到我。晚上我跟 B meeting 時才知道 A 有和 B 提到我可能需要口試,才知道這件事。因為我跟 A 做的東西很不幸地沒什麼進度,B 允諾我可以用和他做的東西(雖然他沒有實際上看過就是了⋯我們都用嘴巴討論,所以可以說 99% 是我自己弄出來的)拿去口試,所以只要 A 覺得可以的話,這學期剩下的時間除了其他研究以外,就是趕緊把跟 B 的那東西弄出一個雛形拿去口試了
然後今天是他第一次聽我說我的要拿來口試的碩論在做什麼(五分鐘介紹)
明天中午他說要跟我快速討論一下週四的面試,他說要確保我講話能講清楚😓(現在連講中文都講不清楚😔)
好想要被錄取、我覺得我學東西很快,但他們做的東西真的跟我目前有的技能點有些差距😓😭
那個 lab 主要應該是做 health,但做的方向更 spatial 一點(領域適合但方法跟我既有的技能點不是很合);而那位 coauthor 做 trade 和 spatial(領域和方法都跟我既有的技能點不是很合😓)
好想要被錄取、我覺得我學東西很快,但他們做的東西真的跟我目前有的技能點有些差距😓😭
那個 lab 主要應該是做 health,但做的方向更 spatial 一點(領域適合但方法跟我既有的技能點不是很合);而那位 coauthor 做 trade 和 spatial(領域和方法都跟我既有的技能點不是很合😓)
結果我發現我當天根本沒有想出來(只想出一半😓)
覺得短期內無法解決😓😓仔細思考以後發現比想像得還複雜好多(但如果能解決的話我會覺得自己還不錯😓😓)
真的是「事情毋是戇人想个遐爾簡單」
(我小學五六年級的老師超喜歡對我說這句,但他其實從來沒有說過不簡單之處在哪裡,我覺得他應該只是想要嗆我而已)
問題是我一直太仰賴 AI。常常是我提供給他方向,他給我具體細節,我再檢驗他的推理過程,不懂時再問他直到我理解。但通常我會很快發現他的推理過程有錯。我覺得自己應該要更親力親為每個細節,只把我完完全全沒有頭緒的問題丟給他(死馬當活馬醫)。
不過,這個解答簡單到我覺得很不有趣⋯⋯(覺得自己的研究好沒貢獻)
結果我發現我當天根本沒有想出來(只想出一半😓)
覺得短期內無法解決😓😓仔細思考以後發現比想像得還複雜好多(但如果能解決的話我會覺得自己還不錯😓😓)
真的是「事情毋是戇人想个遐爾簡單」
(我小學五六年級的老師超喜歡對我說這句,但他其實從來沒有說過不簡單之處在哪裡,我覺得他應該只是想要嗆我而已)
又點了甜點當中最喜歡的這道,酒釀湯圓
真的很好吃
又點了甜點當中最喜歡的這道,酒釀湯圓
真的很好吃
有一部分原因應該是對自己的期望和自己實際上做到的事情有不小的落差
撇除感情上很碰壁以外,研究和工作進展也不多,而找工作也沒什麼下文(註)
週五指導教授 A 似乎在 lab 盤點誰要口試,就有算到我。晚上我跟 B meeting 時才知道 A 有和 B 提到我可能需要口試,才知道這件事。因為我跟 A 做的東西很不幸地沒什麼進度,B 允諾我可以用和他做的東西(雖然他沒有實際上看過就是了⋯我們都用嘴巴討論,所以可以說 99% 是我自己弄出來的)拿去口試,所以只要 A 覺得可以的話,這學期剩下的時間除了其他研究以外,就是趕緊把跟 B 的那東西弄出一個雛形拿去口試了
有一部分原因應該是對自己的期望和自己實際上做到的事情有不小的落差
撇除感情上很碰壁以外,研究和工作進展也不多,而找工作也沒什麼下文(註)
週五指導教授 A 似乎在 lab 盤點誰要口試,就有算到我。晚上我跟 B meeting 時才知道 A 有和 B 提到我可能需要口試,才知道這件事。因為我跟 A 做的東西很不幸地沒什麼進度,B 允諾我可以用和他做的東西(雖然他沒有實際上看過就是了⋯我們都用嘴巴討論,所以可以說 99% 是我自己弄出來的)拿去口試,所以只要 A 覺得可以的話,這學期剩下的時間除了其他研究以外,就是趕緊把跟 B 的那東西弄出一個雛形拿去口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