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數據分析生活
banner
keylee.bsky.social
我的數據分析生活
@keylee.bsky.social
轉折點狙擊手
數據訊號零時差
瘋狂數學AI
關注我獲得更多新資訊❤️
減少國債規模,增加市場供給,以價廉物美的產品維持物價穩定上漲。轉型就業輔導與更多的就業類別與職務,置放失業人口。並非人工智慧開發可以容納很多失業人口。按照美國人工智慧的發展,明顯是要更多人要進場打螺絲,造硬體設備,以及挖能源的工人。

貨幣與美國債務金額已經反映資金(貨幣量)雖然穩定增加,卻透露出美國政府左手進右手出的狀態,將美國政府債務問題移轉一部分到聯準會(市場貨幣量),而另一部分則是穩定幣如泰達幣持有,換取合法性。至於之後聯準會收不收更多的美國國債做為資產,這就是明年的事情了。

7/ #經濟 #財經 #虛擬幣
October 30, 2025 at 8:40 AM
結論:
美股屢創新高,看似資金動能很充足。從貨幣增量來看,美國M2相比八月數據公布時的月均增加683.58億美元,增速因九月數據反而下降了約19億美元。

這顯示美國政府用國債讓貨幣緊縮的力道更強。這不意味著聯準會就該大幅降息或持續降息,以平衡美國聯邦政府的貨幣緊縮手段。

此外,火烤聯準會的失業問題,咎其根源至少有三:1)企業人工智慧投資排擠人力;2)企業當初人力短缺增員的部分,在經濟正常狀態下開始調整減員;3)聯邦政府裁員。

在沒有任何配套措施,而以裁員手段形成(1)與(3)的情況,不該是聯準會買單承接。

6/ #經濟 #財經 #聯準會
October 30, 2025 at 8:39 AM
🔸️分析3)貨幣供給維持穩定增長,但美國國債從2025年5月開始加速發行。聯準會降息相當於為市場注入貨幣,即貨幣量增加。但國債發行金額增加,代表市場資金被聯邦政府吸收,離開了市場。

這樣的貨幣一增一減,不就是左右手互換嗎?

5/
October 30, 2025 at 8:36 AM
🔸️分析1)美國債務規模增加速度加快。
美國聯邦債務(以市價計)的短期趨勢情況,已從2025年5月開始到9月,月均增加4815.2億美元。前一趨勢則是從2024年10月開始到2025年4月,月均增加1008.21億美元。
從這可以看出美國在實施關稅政策後,反而急需更多的國債發行金額。

🔸️分析2)美債在2025年5月後增長速度是2024年10月開始增長速度的4倍。

四倍增長速度,代表美國市場上的資金以同比例速度被聯邦政府吸收。這意味著美國市場上資金不足的速度較之前以四倍速度消失。

4/ #經濟 #財經 #美國 #國債
October 30, 2025 at 8:36 AM
現象4)美國貨幣緊縮和寬鬆同時發生。

聯準會9月降息是貨幣寬鬆,但同月份的前幾天發生隔夜拆款利率暴增,以及美國財政部發行債券。這表示美國市場上的資金動能不足。

觀察其政策性因素就是財政政策吸收大量資金,造成市場上資金不足。但這些機構並不想從股市(投資市場)去抽錢,

現象5)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隨時間提高。這形成短暫的同向現象,而不是一增一減的反向關係。

貨幣政策該控制哪個目標是很難選擇,因為這是供給面失衡問題。若能讓供給增加(供給線右移)自然能控制物價上漲。就業則是川普認為可用關稅,提高美國境內對人力的需求。

3/ #經濟 #財經 #失業 #通膨
October 30, 2025 at 8:35 AM
現象2)美國債務金額飆破38兆美元。Tether滿手美債!持債規模飆至1,350億美元。

美國債台高築,帶來更高的利息壓力,加上較高的聯邦基準利率,利息費用龐大,成為美國政府壓力。

美國以債養債,還得找買家。於是開放虛擬貨幣的發行商,持有美債與穩定幣掛鉤。

現象3)穩定增長的貨幣供給量。美國M2的短期趨勢,仍維持從2023年12月開始的短期趨勢,以平均每月增加653.987億美元的速度增加。上次的降息並不改變美國在M2上升的方向,但增長速度變慢,因為截至8月是683.58億美元的速度增長。

2/ #經濟 #財經 #M2 #貨幣供給
October 30, 2025 at 8:34 AM
===斜率值===
Sep 2025: 0.0050%
Aug 2025: -0.0186%
Jul 2025: -0.0526%
Jun 2025: -0.0878%
May 2025: -0.1415%
===========

從每月斜率值的愈發趨緩,下降速度愈慢,到了9月數據加入後轉為水平的微幅上升趨勢。你說美國沒有CPI物價指數年增率逐漸提高嗎?

#經濟 #財經 ##ai數據分析 #economy #USEconomy #usa #Mathai #數據分析 #知識 #學習
October 27, 2025 at 4:14 AM
此外,生成式AI對文字的建模其實功能很薄弱,畢竟這個功能本來應該是內建功能,但十幾年來都沒有成功過。

每次被卡關,就開始換名稱炒一波,又換,又炒。問題始終沒有解決。

別看論文區和系名是建模,實際上都偏向統計分析。
September 26, 2025 at 1:45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