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洞研究
有沒有什麼漏洞可以避免瀏覽器裡的切換分頁偵測?全面解析與實用技巧分享

為什麼瀏覽器分頁切換偵測成為熱議焦點,在現代數位環境中,瀏覽器已經成為我們日常工作、學習和娛樂的核心工具。無論是處理多任務、研究資料還是瀏覽網頁,切換分頁往往是自然而然的動作。然而,隨著線上考試、遠端工作會議和安全瀏覽需求的增加,許多平台開始引入分頁切換偵測機制。這類偵測不僅用於維持考試公平,也應用在企業級的安全監控中,讓用戶不禁疑問:有沒有什麼漏洞可以避免瀏覽器裡的切換分頁偵測?…
有沒有什麼漏洞可以避免瀏覽器裡的切換分頁偵測?全面解析與實用技巧分享
為什麼瀏覽器分頁切換偵測成為熱議焦點,在現代數位環境中,瀏覽器已經成為我們日常工作、學習和娛樂的核心工具。無論是處理多任務、研究資料還是瀏覽網頁,切換分頁往往是自然而然的動作。然而,隨著線上考試、遠端工作會議和安全瀏覽需求的增加,許多平台開始引入分頁切換偵測機制。這類偵測不僅用於維持考試公平,也應用在企業級的安全監控中,讓用戶不禁疑問:有沒有什麼漏洞可以避免瀏覽器裡的切換分頁偵測? 這篇文章將深入探討這個議題,從技術原理到潛在漏洞,再到實用技巧,一層一層拆解。無論你是開發者、學生還是普通用戶,都能從中獲得啟發。我們會涵蓋常見的瀏覽器如Chrome、Firefox和Edge,同時討論LockDown Browser、Proctorio等專用工具的偵測方式。透過這些分析,你將了解如何在合法範圍內優化瀏覽體驗,避免不必要的干擾。讓我們一步步來,揭開分頁偵測的祕密。 瀏覽器分頁切換偵測的基礎原理 什麼是分頁切換偵測? 分頁切換偵測是指瀏覽器或網頁應用程式監測用戶是否離開當前分頁的行為。這通常透過JavaScript API實現,例如Page Visibility API,它能偵測頁面是否「可見」(visible)或「隱藏」(hidden)。當你切換到另一個分頁、最小化視窗或開啟新視窗時,瀏覽器會觸發visibilitychange事件,讓網頁知道用戶的注意力已轉移。 例如,在一個線上會議工具中,如果偵測到分頁切換,系統可能暫停影片播放或發送警報。這種機制源自HTML5標準,目的是提升用戶體驗,但也常被用於監控場景。根據瀏覽器開發者文件,Chrome和Firefox都支援此API,且它在所有現代瀏覽器中高度一致。 為什麼需要偵測分頁切換? 偵測的目的是多重的:在教育領域,它防止考生在考試中查詢外部資源;在企業應用中,它確保員工專注於工作介面;在娛樂平台,它優化廣告投放或內容推薦。舉例來說,Proctorio這樣的工具會結合此API與螢幕錄製,記錄每次切換事件,生成報告供審核。 然而,這也帶來隱私疑慮。用戶可能覺得被「監視」,尤其在長時間使用時。了解原理是第一步:偵測依賴瀏覽器的核心事件循環,當焦點從當前分頁移開,document.hidden屬性即變為true。這讓我們能針對性探討漏洞。 常見偵測觸發的情境 在實際使用中,分頁切換偵測常在以下情境觸發: Alt+Tab切換:Windows用戶常用此快捷鍵,會立即觸發visibilitychange。 多螢幕環境:拖曳分頁到第二螢幕,可能被視為隱藏。 最小化瀏覽器:整個視窗隱藏,偵測最敏感。 背景分頁:開啟新分頁後切換回來,系統記錄時間戳。 這些情境讓偵測變得無所不在,但也暴露了潛在的弱點。接下來,我們層層剖析。 主流瀏覽器的偵測機制剖析 Chrome的分頁切換偵測細節 Google Chrome是市場占有率最高的瀏覽器,其偵測機制高度整合。Chrome使用Chromium引擎,透過document.visibilityState追蹤狀態變化。當分頁切換時,引擎會廣播事件到所有註冊的監聽器。 有趣的是,Chrome的開發者工具(DevTools)能模擬此事件,讓開發者測試。但在生產環境,偵測幾乎即時。根據Chrome官方文件,事件觸發延遲低於50ms,足以捕捉快速切換。 潛在漏洞?Chrome的擴充功能(Extensions)可干預事件循環。有些擴充如「Tab Suspender」會延遲背景分頁載入,間接影響偵測準確性。但需注意,Chrome的Manifest V3已加強安全,舊版腳本可能失效。 Firefox的隱私導向偵測 Firefox強調隱私,其偵測依賴Gecko引擎。與Chrome類似,它支援Page Visibility API,但Mozilla團隊更注重用戶控制。用戶可在about:config中調整dom.visibilitychange.enabled旗標,雖然這不直接關閉偵測,但可影響第三方腳本的執行。 Firefox的漏洞在於其開源性:社群常發現繞過方式。例如,透過User-Agent偽裝或CSS媒體查詢(@media (visibility: hidden)),可模擬狀態而不觸發事件。這在開發測試中常見,但應用於監控工具需謹慎。 Edge與其他瀏覽器的比較 Microsoft Edge基於Chromium,偵測行為與Chrome相似,但整合Windows API更深,能偵測系統級切換如Task View。Safari在macOS上則使用WebKit,偵測更依賴原生事件,iOS版甚至禁用部分API以保護隱私。 跨瀏覽器差異讓漏洞機會增加:例如,在Edge中,啟用「Strict Tracking Prevention」可能阻擋第三方偵測腳本。這提醒我們,選擇瀏覽器即是第一道防線。 專用考試工具的分頁偵測深度解析 LockDown Browser的嚴格鎖定
simonexam.com
November 6, 2025 at 1:11 AM
严重安全漏洞波及Chromium内核浏览器 修复尚未发布

安全研究员披露Chromium内核浏览器关键崩溃漏洞,受影响产品遍及主流市场,目前仍无官方修复方案。

📰 https://psa.ngo/news/chromium-security-hole-browser-crash-no-fix/
Security hole slams Chromium browsers - no fix yet
Exclusive: Edge, Atlas, Brave among those affected
www.theregister.com
November 2, 2025 at 5:11 PM
安全研究者揭示Teefail攻击,影响Intel、AMD与Nvidia机密计算

研究人员发现名为Teefail的攻击能够破解Intel、AMD与Nvidia处理器下的机密计算隔离机制,威胁广泛使用该技术的数据安全,各厂商被建议尽快修复漏洞。

📰 https://psa.ngo/news/teefail-vulnerability-intel-amd-nvidia-confidential-computing-risk/
TEE.Fail attack breaks confidential computing on Intel, AMD, NVIDIA CPUs
Academic researchers developed a side-channel attack called TEE.Fail, which allows extracting secrets from the trusted execution environment in the CPU, the highly secure area of a system, such as Intel's SGX and TDX, and AMD's SEV-SNP.
www.bleepingcomputer.com
November 1, 2025 at 5:10 AM
Metasploit新模块上线:Android深度链接QR生成器

很高兴为Metasploit框架贡献了一个新的辅助模块, Android深度链接QR生成器!这个工具能够帮助安全研究人员测试移动应用的深度链接漏洞,支持微信、支付宝、Grab等60多个热门应用,可以自定义链接路径和参数,适用于社交工程测试和漏洞验证场景。希望这个工具能够为移动安全社区带来价值,也期待能够得到社区的认可和采用。

github.com/rapid7/metas...

#Metasploit #移动安全 #渗透测试 #漏洞研究
October 31, 2025 at 7:44 AM
#鉴书 哥德尔在入籍宣誓时忍不住对法官说:“法官大人,您错了!我研究了美国宪法,独裁是一样不可避免的!”水门事件暴露了美国宪法中的漏洞:在最高司法机构试图审判最高行政长官时,原本设计的相互制衡关系似乎并不完全奏效。哥德尔的数学研究证明在有限的条文下,无法构建一个完美的选举体系。而选举经常被认为是民主的基本特征。
October 30, 2025 at 10:20 PM
我于是继续拖延,说我在研究他们的报告。一个月又过去了。保险公司突然某天给我发了份DMDFTP(final demand),要求我一周内立即支付13k,否则会采取法律行动。

我心想你这么漏洞百出的东西还敢吓唬我啊。于是我拖到最后一天,直接给IDR(internal dispute resolution)发了个投诉。投诉内容是1.没回复我的offer就给我发final letter,2. 没评估我的完整评估报告就说我的报告不合理不可信,并附上了我的完整报告。

在IDR期间保险公司不能对我追债和起诉,我继续拖了快一个月。
October 30, 2025 at 11:56 AM
AI 幫你操作網頁有漏洞 誤中假網址可命令 AI 刪除 Google Drive 所有檔案 根據近期多個安全研究報告及專項分析,OpenAI 最新推出的 ChatGPT Atlas 瀏覽器在其多功能輸入 […] # 人工智能 # Atlas # openai # 安全漏洞 https:// unwire.hk/2025/10/28/openai-at las-2/ai/?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openai-atlas-2

Interest | Match | Feed
Origin
mastodon.hongkongers.net
October 28, 2025 at 7:34 AM
OpenAI Atlas 瀏覽器爆重大安全漏洞,駭客可永久污染 ChatGPT 記憶系統 在最新的安全研究中,LayerX 的研究人員揭露了 OpenAI 的 Atlas 瀏覽器存在一項嚴重的跨站請求 […]

Interest | Match | Feed
Origin
infosecu.technews.tw
October 28, 2025 at 2:01 AM
VPN如何因應新的網路安全威脅?

在台灣,企業與政府機關每天都面對日益複雜的網路攻擊,據台灣資安研究機構報告,遠端存取風險上升,攻擊手法涵蓋竊密、勒索與供應鏈漏洞。VPN不只是遠端連線的工具,更是防護戰略的一道防線。藉由多因素驗證、零信任架構與強化入口策略,台灣的企業能降低敏感資料外洩風險,同時對抗DNS污染等新型威脅。選用符合本地法規的VPN方案,配合實時威脅情資與自動化日誌分析,才能在變化莫測的網路環境中穩健護航。
VPN如何因應新的網路安全威脅?
在台灣,企業與政府機關每天都面對日益複雜的網路攻擊,據台灣資安研究機構報告,遠端存取風險上升,攻擊手法涵蓋竊密、勒索與供應鏈漏洞。VPN不只是遠端連線的工具,更是防護戰略的一道防線。藉由多因素驗證、零信任架構與強化入口策略,台灣的企業能降低敏感資料外洩風險,同時對抗DNS污染等新型威脅。選用符合本地法規的VPN方案,配合實時威脅情資與自動化日誌分析,才能在變化莫測的網路環境中穩健護航。
www.isuperman.tw
October 24, 2025 at 7:12 AM
安全警告:Cursor和Windsurf开发环境曝出逾94个Chromium高危漏洞

安全研究人员发现,Cursor和Windsurf两款流行IDE中存在逾94个Chromium高危漏洞,用户面临被攻击风险,建议及时修复并强化安全措施。

📰 https://psa.ngo/news/cursor-windsurf-ides-multiple-chromium-n-day-vulnerabilities/
Cursor, Windsurf IDEs riddled with 94+ n-day Chromium vulnerabilities
The latest releases of Cursor and Windsurf 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s are vulnerable to more than 94 known and patched security issues in the Chromium browser and the V8 JavaScript engine.
www.bleepingcomputer.com
October 23, 2025 at 12:11 PM
Pwn2Own Ireland首日:黑客成功利用34个零日漏洞

Pwn2Own Ireland 2025首日,安全研究人员成功利用34个零日漏洞,反映出现代网络安全风险依然突出。赛事成果将推动厂商及时修补漏洞,守护数字安全。

📰 https://psa.ngo/news/pwn2own-ireland-day-one-34-zero-days-exploited/
Hackers exploit 34 zero-days on first day of Pwn2Own Ireland
On the first day of Pwn2Own Ireland 2025, security researchers exploited 34 unique zero-days and collected $522,500 in cash awards.
www.bleepingcomputer.com
October 23, 2025 at 10:10 AM
代考软件与代考技术,考试外挂技术支持,先使用在付款!

在现代教育与考试体系中,科技的介入越来越深。从在线监考系统到远程答题平台,从AI识别到人脸验证,考试的数字化程度在过去五年中突飞猛进。然而,随着这些新模式的普及,社会上也开始频繁讨论一些新的关键词——“代考软件”、“代考技术”、“考试外挂”。 这些词语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关注。有人出于好奇在了解其原理,有人因为在正式考试中遭遇过技术异常而研究背后的防控机制,也有人从安全与系统角度去探讨监控漏洞与防御策略。…
代考软件与代考技术,考试外挂技术支持,先使用在付款!
在现代教育与考试体系中,科技的介入越来越深。从在线监考系统到远程答题平台,从AI识别到人脸验证,考试的数字化程度在过去五年中突飞猛进。然而,随着这些新模式的普及,社会上也开始频繁讨论一些新的关键词——“代考软件”、“代考技术”、“考试外挂”。 这些词语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关注。有人出于好奇在了解其原理,有人因为在正式考试中遭遇过技术异常而研究背后的防控机制,也有人从安全与系统角度去探讨监控漏洞与防御策略。 本文并不是为了探讨违规行为,而是为了剖析这些概念背后的技术逻辑、应用边界,并结合SimonExam的服务体系,从考前准备、系统调试、技术支援、风险控制等方面,解释在考试数字化时代下,为什么“技术服务”变得如此关键。 一、代考软件:从概念到现实的误解 “代考软件”这个词,在网络世界中充满争议。其实,它并非真的存在一个万能的软件能替任何人考试,而更多是一种模糊的代称,用来指代考试辅助程序、自动化测试系统或远程操作技术。 很多人误以为代考软件就是“自动答题工具”,但现实中绝大多数考试系统都有加密和防识别机制。真正能起作用的往往不是“软件”,而是技术服务体系。 SimonExam在长期的考试技术支持中也发现,许多考生所谓“系统问题”,其实是: 设备配置不当导致系统异常; 网络延迟触发AI警告; 摄像头或麦克风权限冲突引起身份验证失败。 这些都不是靠“代考软件”能解决的,而需要专业的考试环境优化。因此,从技术视角看,“代考软件”本质上反映的是考生对考试系统技术支援的渴望。 二、代考技术:从作弊到考试工程学 “代考技术”这一词往往被误解为违规操作的代名词。但如果我们从技术工程的角度来看,它其实指的是围绕考试系统运行的全部技术性环节:操作环境、监控对接、延迟控制、远程网络调度、设备驱动兼容等。 随着考试逐步转向线上,考生所需掌握的技术越来越多。一个考试的顺利完成,背后涉及: 硬件兼容:电脑配置、摄像头识别、麦克风输入、声卡通道; 软件支持:考试客户端、监控插件、浏览器版本匹配; 网络要求:Ping值、延迟、丢包率; 安全环境:防火墙、系统更新、后台干扰进程。 这些技术要求,远比很多人想象的复杂。代考技术其实反映的正是这种考试背后的系统科学。SimonExam的技术团队,长期研究各种在线考试系统的兼容性问题,能够帮助考生提前排查所有技术障碍,从而确保考试稳定进行。 三、考试外挂:被误解的技术辅助 “考试外挂”这个词最早来自游戏行业,指代外挂程序。但在考试语境中,它往往指一些辅助性技术模块,比如网络延迟修复器、远程协作程序、屏幕共享监测工具等。 事实上,这些功能在企业、教育、IT远程办公中广泛使用。只是当它们被误解或滥用时,才会被冠以“考试外挂”的名称。 SimonExam在其服务体系中强调:所有技术辅助都是合规性的系统保障,目标是确保考试设备与网络在考试期间稳定运行,而不是突破监控。比如: 通过远程协助检测考生系统兼容性; 提前发现影响考试的后台冲突程序; 预设多条安全网络通道,避免延迟。 这种层面的技术保障,其实就是防止考生因设备问题而被系统误判。 四、SimonExam的技术体系与流程 在帮助成千上万的考生完成考试后,SimonExam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技术体系与流程,重点不在“答题”,而在技术护航与系统稳定
simonexam.com
October 23, 2025 at 8:30 AM
7-Zip 远程代码执行漏洞 PoC 公开

流行解压缩软件 7-Zip 在 10 月 7 日公开了两个允许攻击者通过恶意 ZIP 文件导致远程执行任意代码的漏洞 CVE-2025-11001 和 CVE-2025-11002,虽然 CVSS v3.0 评分为 7.0,但潜在影响巨大。受影响的版本是 7-Zip 21.02 到 24.09,根源是符号链接转换过程中的缺陷会导致路径遍历攻击。安全研究员 pacbypass 在 GitHub 上公开 PoC 概念验证攻击代码,7-Zip 用户最好立即更新到 v25.00。
October 20, 2025 at 2:00 AM
黑客利用Cisco SNMP漏洞向交换机植入Rootkit

研究人员发现,黑客正利用Cisco SNMP漏洞攻击交换机并植入rootkit,获得持久控制权。专家呼吁用户尽快修复受影响设备。

📰 https://psa.ngo/news/hackers-exploit-cisco-snmp-flaw-rootkit-switches/
Hackers exploit Cisco SNMP flaw to deploy rootkit on switches
Threat actors exploited a recently patched remote code execution vulnerability (CVE-2025-20352) in Cisco networking devices to deploy a rootkit and target unprotected Linux systems.
www.bleepingcomputer.com
October 17, 2025 at 11:10 AM
近20万台Linux Framework笔记本曝Secure Boot安全风险

安全研究显示,约20万台Linux Framework笔记本电脑存在Secure Boot绕过漏洞,增加了系统遭受恶意攻击的风险。目前厂商建议用户保持系统更新,密切关注后续补丁发布。

📰 https://psa.ngo/news/secure-boot-bypass-risk-linux-framework-200k-laptops/
Secure Boot bypass risk threatens nearly 200,000 Linux Framework laptops
Around 200,000 Linux computer systems from American computer maker Framework were shipped with signed UEFI shell components that could be exploited to bypass Secure Boot protections.
www.bleepingcomputer.com
October 16, 2025 at 6:10 AM
新型攻击“Pixnapping”让黑客无需权限窃取安卓手机验证码与私密信息

研究显示,安卓手机存在“Pixnapping”攻击漏洞,黑客可通过恶意应用在无权限情况下窃取2FA验证码及隐私信息,目前尚无修复方案。

📰 https://psa.ngo/news/pixnapping-android-2fa-leak-risk/
Hackers can steal 2FA codes and private messages from Android phones
Malicious app required to make “Pixnapping” attack work requires no permissions.
arstechnica.com
October 14, 2025 at 4:10 PM
少量毒样本即可污染任意规模的大型语言模型 本研究聚焦于狭义后门(生成无意义文本),此类漏洞在前沿模型中尚不构成重大威胁。但我们仍公开这些发现,旨在揭示数据投毒攻击可能比预期更具可行性,并推动该领域防御机制的深入研究。 本研究聚焦于狭义后门(生成无意义文本),此类漏洞在前沿模型中尚不构成重大威胁。但我们仍公开这些发现,旨在揭示数据投毒攻击...

Interest | Match | Feed
Origin
www.techug.com
October 13, 2025 at 1:57 AM
黑客利用Zimbra零日漏洞,通过iCalendar文件发动攻击

安全研究人员发现黑客利用Zimbra系统一个未修复漏洞,通过iCalendar文件实施零日攻击,导致邮件系统面临信息泄露和账号风险。企业需提高警惕,待Zimbra官方修复漏洞。

📰 https://psa.ngo/news/zimbra-zero-day-exploited-via-icalendar-files/
Hackers exploited Zimbra flaw as zero-day using iCalendar files
Researchers monitoring for larger .ICS calendar attachments found that a flaw in Zimbra Collaboration Suite (ZCS) was used in zero-day attack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year.
www.bleepingcomputer.com
October 7, 2025 at 8:10 PM
研究表明AI可偽裝有害蛋白,微軟Science發文揭示“零日漏洞”,DNA合成公司緊急升級篩查系統 #偽裝 #公司 #合成
研究表明AI可偽裝有害蛋白,微軟Science發文揭示“零日漏洞”,DNA合成公司緊急升級篩查系統
近年來,人工智能工具在蛋白質設計領域廣泛普及。基於蛋白質序列與結構生成模型的工具,能夠在無數組合中挑出最有潛力的變體,極大地提高了蛋白工程的產出效率。
www.headline01.com
October 6, 2025 at 2:03 PM
谷歌因漏洞报告封禁安全研究员,探究技术文化与企业透明度挑战

https://qian.cx/posts/18EC298A-BB8E-4C78-927B-605DB2E6E38E
October 4, 2025 at 9:25 PM
📢 VPN连接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在威权国家中非常流行,但一项最新研究得出了令人震惊的结果:许多VPN服务提供商言行不一,其应用程序存在严重的安全漏洞,可能将用户的隐私置于被监控的巨大风险之中。

👉查询蓝天帐号创建日期
警惕某些VPN应用!研究揭示它们绝不安全!
https://www.dw.com/zh/警惕某些vpn应用研究揭示它们绝不安全/a-74127701
September 28, 2025 at 6:30 AM
Nightcrawler:基于mitmproxy的网络扫描利器,助力安全研究与漏洞挖掘

https://qian.cx/posts/231A8D95-BFC5-49BC-AE02-9CFFD2F62710
September 26, 2025 at 7:34 PM
政府掌握了立法权和行政权,又间接控制了司法权,在政府之外还有各种喉舌媒体混淆视听,这样的政府想不为所欲为都难,条例是人定的,再精密的法律总有漏洞,架不住别有用心的人去利用,实际上在美国大学课堂和研究智库里,这种政治推演已经实验过无数次,但很少真正被大众认真对待过,直到Trump的上台改变了这一切。
September 26, 2025 at 7:09 AM
北市中國狗品牌

資安研究人員今年5月首次就此聯繫宇樹。即使反覆溝通,進展不大,宇樹7月不再回應,研究人員決定公開這項漏洞…他之前也在宇樹Go1機型發現後門漏洞,「所以我們需捫心自問,他們是故意引入這類漏洞,還是開發過程馬虎?這兩個答案都一樣糟糕。」

宇樹科技爆藍牙漏洞 大量機器人恐被「感染」控制 | 科技 | 中央社 CNA www.cna.com.tw/news/ait/202...
宇樹科技爆藍牙漏洞 大量機器人恐被「感染」控制 | 科技 | 中央社 CNA
美國媒體今天揭露中國宇樹機器人新漏洞,由於經無線傳輸,漏洞可自我擴散,使機器人容易「相互感染」,攻擊者由此可能控制大批機器人。此前,研究人員也發現宇樹機器人的遙測資料流向中國伺服器,可能包含音訊及影像。
www.cna.com.tw
September 26, 2025 at 5:09 AM
📢 美國媒體今天揭露中國宇樹機器人新漏洞,由於經無線傳輸,漏洞可自我擴散,使機器人容易「相互感染」,攻擊者由此可能控制大批機器人。此前,研究人員也發現宇樹機器人的遙測資料流向中國伺服器,可能包含音訊及影像。
宇樹科技爆藍牙漏洞 大量機器人恐被「感染」控制 | 科技 | 中央社 CNA
www.cna.com.tw
September 26, 2025 at 1:46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