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提盾
tshieldforyou.bsky.social
為你提盾
@tshieldforyou.bsky.social
Perfect makes you breath-taking, but innateness makes yourself breath.
文章提到和解,加上最後結果是易科「罰金」,應該是告訴乃論的刑事案件。

我不清楚具體狀況,僅就幾件事情提醒:
1. 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是分開的兩件事,只是實務上很常以刑逼民。
2. 私下和解建議一定要有和解書記載雙方合意,才能避免未來的民事爭訟; 但即便在訴訟程序前完成和解書,對方還是可以提出刑事訴訟,故千萬不要單純因為【不想被告】,就做太多無謂的退讓。

社交平台上比較容易觸犯的大概是妨害名譽或妨害秘密。
無論是匿名、假名或使用其他帳號做同一行為的風險都差不多,故公開私人對話、截圖或爆料前,還是得注意對應刑法、個資法規範會比較好。
January 3, 2025 at 9:38 AM
建議先評估你自己的【現有存款】+【願意且能好好準備下一份正職工作面試的兼職收入】+【不造成你更大身心問題的節流手段】,能不能支撐你自己 3 ~ 6 個月開銷。

確認上述評估結果沒問題後,向你的主管申請調職或直接離職:
1. 如果順利調職,持續觀察自己 2 個月內的失眠狀況有沒有好轉;還是一樣糟的話,也建議按底下 2. 執行。
2. 如果沒有成功調職、被情勒或轉調單位後仍然不適等狀況,直接發正式信件給公司主管做離職宣告。

已經長期且嚴重影響你身心狀況的工作,對現在的你來說就不是好工作。連睡都睡不好,基本上可以排除同時好好準備下一份工作面試和相關機會的可能性,早點評估離開現有職場會好一些。
December 23, 2024 at 8:22 AM
就說你有權維護自己的權益,讓她如實轉達公司就好。

如果對方情緒很激動,冷靜些和她說大家都是出來工作,被交辦不合理的事情也不用想得太嚴重、緊張,放輕鬆些處理、如實轉達你的意思就好。

最後看你要不要順便提醒她記得蒐集公司給她指示,讓她處理你勞保事務的相關證據。畢竟這種公司,大多都是推員工出去扛責的能手。
December 6, 2024 at 10:36 AM
高薪低報會影響員工生育、傷病、老年、死亡給付的額度,老闆也會有文書登載不實罪的問題。

覺得不會怎樣是不是有點太脫節了…
November 30, 2024 at 1:38 AM
建議在做財務規劃時,都各自保留一筆完全獨立於你其他投資,足夠自己隨時裸辭並在當地生活 3 ~ 6 個月左右的存款。

這樣遇到身心無法支撐狀況,才能無後顧之憂地先把老闆開了。
November 29, 2024 at 7:34 AM
理性和她討論,看看她是否想離開現行工作:
1. 如果她不想離開,尊重她的選擇,並評估你自己的身心撐不撐得下去。你還是得先顧好自己,才有心力愛她。

2. 如果她想離開,你們可以再往下討論:
A. 這一份工作,是否已壓得她難以抽空找下一份工作。
-> 若是,代表需要先裸辭這份工作,須要進一步評估她和你在經濟上的現況和互助意願,評估是否足以直接支撐她度過這段空窗期,或她是否需要退一步找收入稍差但足以尋找其他機會的暫時性工作。
-> 若不是,則和她一同規劃或討論她下一份工作的傾向和機會。

時代不同,不用太在意一份工作時間一定要做滿多久。只要身心撐不住,一率建議直接理性討論上面這些並做規劃。
November 29, 2024 at 7:29 AM
工作場域的溝通方式會造就工作氛圍和文化。

與其大家心裡一堆小劇場、派系,不如把資訊攤在檯面上吵、協調。
November 22, 2024 at 12:25 AM
他們有哪一位是你的直屬主管,或者被授權要帶你的嗎?有的話,以那一位的意見為主。

除此之外,與平級合作做好兩件事情就好:
1. 確認交辦細節
2. 訊息同步

拉個 Line 群,把你們幾個人加進去。

被交辦做 A 工作時,確認做到什麼程度或時間就好;確認後轉告與你共同承擔其他工作(B,C)的人(口頭或直接放 line 群),並告知有突發狀況可以隨時聯絡。

你會多花一點時間溝通沒錯,但一堆有的沒的意見就不會私下流竄,內耗你自己;他們兩位有什麼意見衝突就讓他們直接在群裡溝通,不要幫忙帶話…除非你想選邊靠或做人情。
November 22, 2024 at 12:22 AM
聽起來有點像是 Stream Avatars
網路上教學影片應該很多,你可以直接搜 Stream Avatars 設置或教學

docs.streamavatars.com
Introduction | Docs
docs.streamavatars.com
November 21, 2024 at 8:08 AM
如果衡估金額合算,打算用法律途徑保障自己權益就提【刑事(背信)附帶民事(損賠)訴訟】。

細節就再由你考慮、諮詢律師或其他法律資源,祝你一切順利
November 19, 2024 at 8:25 AM
律師顧問諮詢的鐘點、擬狀、出庭費用加總起來,平均一庭(不是一審,一審可能會有多庭)費用會落在 3 ~ 7 萬,故如果你不是要讓對方留案底而是止損的話,可以考量一下這一單的金額再做決定。

你們當時在簽委託合約時,有約定雙方解約條件和責任嗎? 有的話建議直接談解約,處理你保留或對方要給多少委託金,會比訴訟省時省力些。不然你現在勉強履約,後續衍生款項沒收到、成品已經交付給對方要收回或限制使用等問題,會更加麻煩。
November 19, 2024 at 8:15 AM
通話的另一方也須要確認這幾層的設定,差別只在你測的是音效輸出、對方要測的是音效輸入。
November 17, 2024 at 9:37 AM
假設你是用瀏覽器開對應 Google meet 會議室,總共有這幾層要確認:
1. Google meeting 設定
2. 瀏覽器聲音輸出權限設定
3. 微軟輸出裝置與音量設定
4. 音效卡軟體驅動
5. 音效卡

只要你的電腦還能外放聲音,就能排除是 4、5 的問題。

進任意 Google meet 會議室,接上你當時用的耳麥後從 3. 開始逐一確認:
3.
www.asus.com/tw/support/f...
2.
support.google.com/chrome/answe...
1.
support.google.com/meet/answer/...
[Windows 11/10] 音效與混音程式設定 | 官方支援 | ASUS 台灣
www.asus.com
November 17, 2024 at 9:33 AM
上面說的貼文優先序,是 X 演算法的第二步 - Ranking。

X 演算法的階段:
1. Sourcing
找出適合個別用戶的 1500 則貼文。約 50 % 來自你的追蹤者,另外 50 % 是非追蹤者
2. Ranking
將上部分 1500 貼文排序。
3. Filtering and Heuristics
刪除含特定內容(NSFW)的貼文,提高你從未接觸過的內容的優先性。

blog.x.com/engineering/...
Twitter's Recommendation Algorithm
Twitter aims to deliver you the best of what’s happening in the world right now. This blog is an introduction to how the algorithm selects Tweets for your timeline.
blog.x.com
November 16, 2024 at 4:58 PM
1. 只貼任何圖或連結而沒有文字的貼文,一定會被降低貼文推薦優先序
2. 貼文包含非媒體或非新聞的連結,會先被標記。
3. 上述標記在貼文獲得足夠互動數(按讚、回覆、轉推)的話,則 X 會將該標記轉為非垃圾訊息(Non-Spam);互動不足的話,則將標記轉為垃圾訊息(Spam),降低貼文推薦優先序。
November 16, 2024 at 4:47 PM
即便沒有數據,這和破窗效應在提醒、防範的狀況還是有蠻高的相似程度
November 16, 2024 at 4:21 AM
想要了解背後原因的話,可以查查看「鄧巴數」和「敏捷團隊人數」。

——
舉另個與特定工作比較相關的例子:

為什麼世上頂尖軟體產品的敏捷團隊人數,必須以「3~9人」為一個單位?

因為人的溝通和協作能力有其上限。單個團隊人數超過這個數字,溝通和協作成本會大幅上升,團隊成員也會開始大量遺忘一些細節資訊。

其實本質都是相同的,只是在處理人際關係時適合逆向思考:

因為人的溝通和交際能力有其上限,故當你周遭有值得深交往來的 3~ 9 人時,你其實會沒有同樣強度的「心力」和「時間」處理其他的人際關係。你會開始「大量遺忘」相對不重要的相關資訊…而這樣正好。
November 16, 2024 at 3:37 AM
我有個推測,不妨跟著想看看:
1. 在你最幸福的那段時光,和你感情最好的朋友有幾位?
2. 這群對你很糟的人有幾位,是不是你現在人際圈的核心?
3. 想像和你感情最好的朋友還在你身邊,你還有時間、意願與對你很糟這些人相處嗎?

幾乎所有人都沒有辦法承受孤獨,但每個人須要的社交量能大不相同。

抓著會傷害自己的人際關係不放,大多都是因為「你需要的社交量能」沒被滿足。

如果我說的有切合你的感受,嘗試踏出圈結交新的關係吧。那群不值得的人,自然會隨著時間被排擠出去。
November 16, 2024 at 3:16 AM
可能得先釐清自己對【放下】抱有什麼期待。

如果是真的想要減低自己處理對應情緒的時間,可以試著在想起那些隱隱作痛的人事物時,給自己一點時間 - 大概 5 ~ 30 分鐘都可以。
這段時間內,你可以放寬心些揶揄自己的青澀、放聲大哭、歇斯底里,怎樣都好。這段時間後,明確告訴自己【那些事都沒法改變了】,改去思考如何避免未來發生更多遺憾,定期確認自己有沒有做到。

人是習慣的動物,刻意培養的這些小習慣都會反向重塑你的性格、想法和處事方法。
November 12, 2024 at 6:38 AM
辦法是有的,就看你怎麼選擇。

1. 印鑑+存摺=父母隨時可臨櫃領錢
新刻一個章,向銀行申請印鑑變更。
2. 每月給的錢是扶養費,還是未來房屋首付款?
這個問題你要時時注意,留點證據保護自己。
3. 這棟父母承諾給你的房子,未來是真的要給你,還是借名登記?
細節可以自己研究一下,講簡單些就是「房子掛你名下,父母肯定可以節稅,肯定對你有其他影響(稅,無法申請部份補助),但處分房子不一定是你說的算」

是「無法溝通,故維持現況」,還是「無法溝通,故用其他方法強迫父母與你溝通」,哪條路都不好走。

你可以自己考慮看看後做決定。
November 10, 2024 at 6:27 AM
如果對方真的很重要,不要再交由社交平台轉達了吧。

從「抱歉,是我搞砸了,我從來沒有想要嫌棄你」開始,暫時按下你的不安和猜測,聽對方是怎麼看這件事情,嘗試理解歧異在哪裡,再把你自己想說、道歉、堅持的逐一處理完。

活得越久,越會習慣誤會、衝突和失去。往往可怕的不是最後的結果,而是你沒能親眼見證或好好道別,留到之後的日子裡在心裡不斷地假設和想起。
November 9, 2024 at 7:37 PM
有的科系重實踐,有的重思考框架,我不了解就不建議太多。

但基本上可以先自己或和老師、朋友討論,分析一下你失分的比例:
1. 解題方向失誤(讀完題目,規劃答題框架時有缺漏)
2. 答題時忘了一些知識點
3. 答題時記得全部所須的知識點,但表達方式不受閱卷者接受

對應上述各點,須要練習的重點不太一樣:
1. 須要練習的是問題分析框架,軟體業常用的 DDD (domain-driven-design)、產品用的價值主張都不錯。
2. 只能找到比較適合自己的讀書和記憶方法。
3. 須要練習表述意見的框架。如:三段論、PREP 框架、顧問 SQCA 框架。

以上供你參考,祝你後續學習順利
November 8, 2024 at 1:05 PM
社交平台管理的第三方工具(如 Circleboom, tweeteraser)都有能夠自動辨識機器人、批次刪除的功能,可以參考一下。

Circleboom 有免費的 Demo Preview,讓你看一下他們產品可以做到的事和成效預覽,比較推薦試試。
twitter.circleboom.com

Tweeteraser 產品比較老牌,產品完整度比 Circleboom 比較好,但官方也就沒有對應 Demo 讓你了解能做到什麼程度。
November 7, 2024 at 3:23 AM
愣是差點把二郎神熬死

他當時決定位列仙班,肯定沒想到自己得整天敲石頭
November 5, 2024 at 11:48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