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新媒體 Philosophy Medium
banner
philomedium.bsky.social
哲學新媒體 Philosophy Medium
@philomedium.bsky.social
哲學新媒體 Philosophy Medium 是一個以推廣哲學教育為己任的組織,我們透過網路新媒體來報導與哲學相關的人、事、物,希望能夠讓更多人看見與聽聞哲­學,感受到哲學的魅力。
長年深耕政治哲學的《思想》刊物總編輯錢永祥教授,對此提出深刻的反思,以「公共情感」開啟另類的倫理思考。2025 年 10 月 22 日,在成功大學中文系「儒學與公民社會」課程舉辦的專題講座中,錢永祥教授便以「公共情感的倫理思考」為題演講。講座由陳康寧約聘助理教授主持,錢教授帶領滿座聽眾,一同走進這個常被哲學傳統忽視,卻又至關重要的政治思想領域。

#philosophy #philomedium #哲學
November 21, 2025 at 8:33 AM
科幻電影中的情節,已經追上了我們現實世界的腳步,原以為可以慢慢思考解決的「未來」問題,早成了無法逃避的現實,必須抓緊時間處理。要解決 AI 為人類社會所帶來的新問題,恐怕不只是開發出 AI 的科學家與工程師,還需要仰賴 AI 倫理學家為我們提供解決問題的方向。

隨著 AI 運用的興起,這些由 AI 引起且涉及倫理與道德問題之應對,越來越迫在眉睫。最近由斯洛伐克主辦的 ESET 科學獎,就將「35歲以下傑出科學家」頒給了研究 AI 責任的女性哲學家丹妮拉·瓦切克 (Daniela Vacek) 。
October 31, 2025 at 8:30 AM
🔴 傳統上我們追求「快樂」,但「敬畏」帶來的是一種「驚奇」與「成長」。這種非關即時愉悅的崇高情感,如何重新定義我們對美好生活的理解?

🔴 藝術、音樂或自然景觀所引發的敬畏,與宗教信仰中的神聖體驗,兩者之間是否存在共通的生理與哲學基礎?這對我們理解人類的靈性追求有何啟發?
October 29, 2025 at 11:43 AM
討論主題:名字可能會指到什麼?
適合對象:沒有哲學背景也可融入的哲學討論會,特別適合:
🗣️ 愛思考且愛討論
🕊️ 想深入探索自我心靈
🪐 心胸開放樂意接受新觀點
🧠 追求真理的知識控

Space of Reason〈思想之間〉是一個哲學新媒體訂閱會員專屬的線上哲學討論會,每次挑選一個有趣的主題,事先透過線上問卷詢問參與者的想法,現場由主持人引導參與者進行哲學討論。活動適合喜歡思考與討論的朋友,沒有哲學背景也可以參加。

#philosophy #philomedium #book #哲學
October 20, 2025 at 2:22 AM
本屆首獎頒給了許騏祐(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系一年級)所撰寫的「理性能夠讓人達成共識嗎?」,佳作則由李奇恩(高雄市立小港高級中學三年級)的「理性是否可靠?」一文獲得,另一名佳作從缺。

首獎以相對有層次的概念分析來論證出一符合常識的有趣論點,獲得評審青睞;佳作則勝在論證結構清楚、論述一致融貫且有提出具體佐證的生活案例。

🔴 首獎:〈理性能夠讓人達成共識嗎?〉 philomedium.com/page/83583

🔴 佳作:〈理性是否可靠?〉 philomedium.com/page/83584
October 17, 2025 at 11:52 AM
⭕民主就是要實現民意所向,但若所謂「人民意志」根本不存在,民主要如何擺脫混亂與多數暴政?

⭕平等權利和平等結果就是會互相衝突?結果平等必然侵害個人自由?該怎麼避開「平等陷阱」?

⭕我們只會在自己也需要時才會想到團結?社會要如何跨越時間和族群而凝聚在一起?

⭕無政府狀態和暴政威脅之間,你只能選一個?安全的代價就是接受強權或科技的統治?

⭕國家的短期致富將導致長期貧窮?經濟成長該怎麼避開資源詛咒、市場狂熱,以及氣候變遷帶來的苦果?

#philosophy #philomedium #book #哲學
October 1, 2025 at 7:33 AM
Space of Reason〈思想之間〉是一個哲學新媒體訂閱會員專屬的線上哲學討論會,每次挑選一個有趣的主題,事先透過線上問卷詢問參與者的想法,現場由主持人引導參與者進行哲學討論。活動適合喜歡思考與討論的朋友,沒有哲學背景也可以參加。
September 22, 2025 at 6:00 AM
哲學,真的只是象牙塔裡的學問嗎?

從快銀到尼采,從影評到說書,超級歪用影片轉譯哲學,播下無數「好奇」的種子。
一個起於偶然的哲學 YouTube 頻道,卻成為許多人接觸哲學的起點。

近十年來,超級歪藉由影像創作,把「哲學」帶給大眾,將哲學轉成能被看見、被感受、甚至能改變生活的力量。而他即將推出的「超級歪的哲學訓練課」具體實踐他多年來將哲學與日常生活結合的企圖心。

這篇深度專訪,揭開他如何出道、創作、以及面對頻道經營的掙扎與成長,也談他對哲學傳播的願景與未來展望。
September 17, 2025 at 12:52 PM
我主張是因為有達爾文式惡魔:這種演化缺陷會讓我們全心投入狹隘的目標,而不顧及更大的環境。在這一章中,我將探究達爾文式惡魔的本質,以及這些惡魔影響日常活動與滲透日常情況的方式,以便讓你有新的工具去詮釋和瞭解這一類的系統性錯誤。我們太常把這些錯誤只歸咎於「害群之馬」的所作所為了。
September 4, 2025 at 7:53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