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乘桴
shibai01.bsky.social
书海乘桴
@shibai01.bsky.social
一九八四,其来有自。
秋天啊
November 23, 2025 at 12:04 PM
食其家麻辣烫套餐,天冷了,特别想吃点热乎乎的。
November 22, 2025 at 3:33 AM
看看这次中日两国的局长会议,想想上次韩朝高层会议中的金与正,可以说,从审美来看,中国跟朝鲜是一样的,日本跟韩国是一样的。
November 20, 2025 at 12:00 PM
November 18, 2025 at 12:16 PM
对中国不感兴趣,愿意研究中国的人越来越少,这似乎是一个趋势,而且也很好理解。现在国际上知名的汉学家、中国通,都是在中国还算有朝气的时候,对中国感兴趣,开始对中国的研究的。等这些人全部凋零,对中国了解的人越来越少,最终可能影响到对中国政策的制定。

『美國必須在華府、在中國境內建立精通中國問題的重要團體,並提供適當訓練與預算支援。儘管中國對美國、對全世界都很重要,在美國學生出國留學的人氣排行榜上,中國卻落在英國、義大利、西班牙與法國之後,屈居第五。強調美國政府應該提升對中國的深入了解似乎不言可喻。 』

#夜读
November 16, 2025 at 12:38 PM
去了一个到处都是红色达摩的寺庙,胜尾寺。在庙里买个达摩,点上眼睛,写上自己的愿望,然后留下,僧人到年底举行仪式,全部焚烧掉。
November 15, 2025 at 12:19 PM
昨天上山,徒步十五公里,今天醒来,腿疼屁股疼。
November 9, 2025 at 2:36 AM
挺有意思的数据
November 6, 2025 at 2:40 PM
『我以前一直都以为是自己不好。现在,只要在网上一查,就能知道什么是精神疾病和精神虐待了,可我过了7年才弄明白,我前夫这样是不正常的。要是换作信息更闭塞的时代,我很可能一辈子都察觉不到。要真那样,我想我恐怕会一直忍耐,搞得身心异常,最后死掉。实际上对这些毫无察觉、只知道不停责备自己的女性,全国估计还有几十万。』

#夜读
November 5, 2025 at 1:26 PM
呱呱呱呱,群鸦的盛宴。
November 3, 2025 at 8:55 AM
还是读《江城》。

『集體思想可能是一種惡性循環,你的自我認同來自集體,即使這個集體精神錯亂了,它仍然受到尊重,因此,你的自我意識可能立刻崩解。中國缺乏一種傳統:將自我建立在一套固定的價值觀上,不管別人怎麼想。』

#夜读
October 28, 2025 at 12:30 PM
很多成功人士(姑且用这个词)的一大特点,就是不太愿意承认自己成就中运气的成分,更愿意谈论、更愿意塑造自己的勤奋聪明。相反,你失败了,那就是你不够努力不够勤奋,总之是你自己的错。

人是在社会中生存的,不能脱离社会环境去谈成功失败。你的志向是做一名律师,可你生活在一个不讲法治的社会,你想摆摊做点小生意,可天天城管在大街上打砸抢,这时候可能就是越努力越屈辱,可能就是又没名又没钱。

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最重要。
October 28, 2025 at 2:00 AM
Reposted by 书海乘桴
加拿大的秋天,色彩饱和,撑破你的镜头、胀满你的眼球👀
October 26, 2025 at 10:51 PM
雅虎日本上看到一篇文章,9月反日,10月亲日。9月份反日,说的是上映的《南京照相馆》与《731》,10月份亲日,说的是十一大量中国人去日本旅游,10月份两个日本人获得了诺贝尔奖,中国人又说起日本人的认真做研究。

有人在网上说,反日和去日本旅游的是两拨人,其实这两拨人未必能分得那么清清楚楚。在中国,无论贫富,从小到大被灌输的是一样的东西,只不过有些人后来反应过来,觉得不对劲了,尽管如此,有些词汇话语思维是深入骨髓,很难去除的。

这篇文章最后说到了以德服人,什么是德,谦虚忍耐有礼貌守规则等等,话锋一转,说这些品质都是现在的中国所缺少的。说的真好。
October 26, 2025 at 9:00 AM
中午在一家新疆餐厅吃饭。扫码点完菜,看店里灯很漂亮,刚拍了一张,收拾旁边桌子的阿姨说,喜欢可以卖给你,都是从新疆运过来的,我们到27号就闭店了。我们问原因,说儿子腰不好,干不动了,得休息休息。菜上来了,羊肉串吃得很过瘾,大盘鸡拌面又加了一份面,烤包子的皮是用的半成品面皮,所以很酥,里面的肉却扎扎实实,又香又烫。
October 24, 2025 at 1:03 PM
晚餐。弥生轩的味增鲭鱼,另加了一个蔬菜沙拉,990日元,合四十多人民币。近两年大火的日剧《重启人生》里,安藤樱饰演的女主角,其中一次轮回就是要投胎变成鲭鱼,幸好她选择了再活一遍。
October 23, 2025 at 11:56 AM
AI 尚有损伤,人何以堪。
October 22, 2025 at 5:51 AM
October 21, 2025 at 12:34 PM
在超市意外发现了宽面条,意大利面的那种宽面条,那也行,能做油泼面了。没有黄豆芽,就用绿豆芽,辣椒、蒜、芝麻都有,那就能做。最终做是做出来了,总觉得味道差点意思。
October 20, 2025 at 12:15 PM
在中国,一件事只要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多的是旁观看热闹的人。

『他們只是漠不關心地看著,不想動手幫忙。在涪陵,一般市民對於碰上麻煩的人似乎只有一個反應:那不是我的兄弟,不是我的朋友,也不是我認識的人,但是,看看那個人吃苦頭是一件挺有趣的事。發生嚴重車禍時,人們會衝過來,邊跑邊急切地大叫:「死了沒有?死了没有?」一群人出現了,他們愈聚愈多,而他們去那兒只有一個簡單的理由:發生事情了。
如果我碰到有人爭吵,或遇到其他吸引一大堆人圍觀的公開事件,我總是停下來觀看。但是,我常常觀看群眾的面孔,而不是觀看當事人,而在群眾的表情中,我只看到他們只熱切地注意一件事:出事了。』

#夜读
October 19, 2025 at 8:07 AM
车站厕所,洗手台旁的挡板上贴着:当心“天使”。仰头找了半天没找到,还以为住了一窝小燕子呢。
October 19, 2025 at 2:53 AM
读《江城》读到有意思的一点,何伟离开西方来到落后的中国,没想到对文学的解读反而更自由。

『困擾我的主要是西方的文學政治化:文學被解讀成社會評論,而不是藝術,書被迫為某種類型的政治理論服務,批評者似乎很少針對原文提出看法。』

『我的學生似乎不在乎在上半學期,我們只讀死去的白人男性作家作品,就像他們不在乎這堂課的老師是一位活生生的自人。對他們而言,我們都只是「外國人」。』

#夜读
October 18, 2025 at 12:37 PM
每次去逛书店都很快乐,书的开本,排版,纸张,都很喜欢,无奈日语太差,看不懂,只能放下。
October 18, 2025 at 2:38 AM
几年前的十一前夕,在微信朋友圈发一句话,并@微信官方,自己头像右下角就会多一个小国旗。当时就在想,什么时候微信会给他们去掉小国旗呢。过完十一,小国旗还在,过了一个月,小国旗仍在,直至元旦,还能在朋友圈看到带小国旗的头像。这时我才反应过来,请神容易送神难,要是一夜之间,微信把人家头像上的小国旗都去了,还不得吵吵着上微博热搜啊。似乎除非自己换头像,否则小国旗是不会消失的。

#往事如渊
October 16, 2025 at 1:41 PM
苏联笑话,擅自联想,后果自负😄

『墙上挂着斯大林的相片,喇叭里播送着关于斯大林的报告,合唱团在唱斯大林的颂歌,艺术家朗诵斯大林的颂诗。这是什么场合?是纪念普希金去世一百周年的晚会。』

#夜读
October 16, 2025 at 1:26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