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y T
malosis.bsky.social
Ruby T
@malosis.bsky.social
From Taiwan.

成為媽媽沒有很久,時常覺得人生很辛苦,所以會有很多育兒的心路歷程,以及提振精神的自我喊話。
有孩子心煩的事真的是非常多,以上是廢話,所以具體一點說明心煩的事。

產前已經覺得極度疲憊的事,就是我已經預知育兒生活會需要很大量的社交活動,除了因為孩子的社會化可能會遇到的許多問題外,也有我自己原本的朋友可能會產生新的相處模式,而必須要重新適應這個部分,在生產之前我就覺得好累。即使朋友也生孩子,也可能在育兒觀念上有所不同而需要為自己的想法說明跟解釋。

然後我今天發現讓自己疲憊的問題,就是我會一直需要說話,原因之一是因為想避免直接地批評讓人感到受傷,也怕其實是自己武斷;另一個原因是我不願意單純安靜地傾聽,因為怕沉默會被當作認同我其實不同意的觀點。

不造成我和他人壓力的聊天,真是難。
September 9, 2025 at 4:09 PM
每天要吐槽的人跟事真的太多了,好累,所以就不想再費一次力打出來抱怨了。
August 15, 2025 at 4:45 PM
無力說任何話,但也會努力堅強。畢竟也只能這樣。
July 26, 2025 at 3:11 PM
我真的非常受不了明顯矛盾卻不自知的發言,愛惜生命與動物很好,但每次看到動物生命消逝的新聞就喊著「我相信人類滅絕萬物即得永生」這種話,然後同時間為了生孩子積極備孕、做試管,一邊喊希望人類滅亡同時期待增加人類,這到底在幹嘛?
July 2, 2025 at 1:01 AM
所有人都以為我是因為先生說粗話、音量大聲所以生氣、不理解他。

我知道沒必要講,但我總可以說一下我為什麼在意,如果覺得我在意的點不重要,我也能理解。

從認識多年到熱戀,撇除真的吵架的時候,我的確鮮少遇到他大聲量還有把說粗話當有趣的情形,我也不是一開始就不耐煩,也是好好的說過幾次,到有時候變現出忍無可忍。

的確他是很體貼的伴侶,大部分時候都做得很好,很多時候我總想我很幸運吧!?

但當他表示「我時常在包容妳,為何妳不能包容我?」「連在我家我也不能輕鬆說話嗎?」,我認知到到是我不輕鬆的部分,他覺得輕鬆,他在表達和我相處時總是壓抑表現有禮的一面,所以我已經感到不適,還需要有罪惡感。
June 27, 2025 at 3:23 AM
在自己做得到的範圍內給孩子最好的表率我覺得是最基本的。

說話不需要出口成章,但更不需要粗俗,這種事不需要很頻繁,一次兩次就讓人很厭惡跟不耐煩。

晚上不需要哄睡,十點後到隔天早上七點都是屬於自己的時間,睡醒偶爾哄哄孩子,沒做什麼粗重的工作,然後20分鐘的車程還需要在停紅燈時「閉目養神」?你看過哪個正常的公車貨車司機在停紅燈時閉目養神?會這麼做只會被罵,因為根本就不應該這樣。

不到40歲體力這樣,我不知道可以怎麼評論。

一切我只能說我不適合婚姻,不適合生孩子,因為光是這些事就讓我十足厭煩。
June 25, 2025 at 4:57 PM
沒辦法好好陪陪貓咪,也讓我充滿罪惡感,唉。
June 14, 2025 at 12:29 PM
有時候的確會有這樣的疑惑:要是我在年輕一點的時候,26-28歲的時候就結婚、就生孩子,我是不是就會輕鬆一點?

但是我還是沒有希望時光倒流,因為在一般認知最適合生育的年紀,我知道那是自己外表跟生理狀況最好的時期,但那個時候就生孩子,我大概也會哀嘆好多事都還沒做過,可以盡情享受的性愛也太少,即使是悠哉的追劇午夜,我也不嫌浪費,所以的確,我不後悔晚生孩子。

我只是想哀嚎孕育生命好累而已😂
June 8, 2025 at 1:59 PM
我很在乎被需要的感覺,甚至我覺得那是我存在的意義,但最近顧此失彼的挫敗感越來越重,讓我非常的無力,每個對象我都沒把握,想到任一方都覺得歉疚,覺得很累,覺得很難過。
May 31, 2025 at 4:28 PM
之前提到年近四十卻斷交的(曾經的)摯友,一開始和關切的人解釋時我總自嘲式地用「分手」來形容這段關係,結果現在真的是分手般的心情,看她的動態好似在看沒有感情的前任一般,時常感到不耐煩,覺得這個人真的是陌生到不行,即便客觀上對於一段長久關係不能持續感到可惜,但感性上實在完全找不到可以恢復感情的可能。

但她終究不是我撕破臉的前男友,沒有理由解除社群上的朋友關係,可是我真的不想再看到她那些自以為是的動態了😮‍💨
May 31, 2025 at 4:16 PM
晚餐後很突然地極度低潮,的確是有發生一兩件不愉快的小事,但平心而論那個程度應該不至於讓我消沉到這種狀態。

覺得非常非常喪氣,所以一直在反思原因,但想不出個所以然。
May 27, 2025 at 2:24 PM
夫妻(其實不只)關係的維持真的非常需要智慧跟耐心,有時候妳覺得那樣的做法錯誤或是不夠好,但對方不認同要堅持己見,避免衝突的作法就是隨他去,就是要跌跤或受傷,他才會知道真的不要那麼做。

先生揹著九公斤(還會亂扭製造困難)的兒子出門,準備去「散步2.5小時」讓我放風,雙肩揹巾平均分散了負重,但他堅持要揹單肩背包。

我跟他說你應該要揹雙肩背包,不然你會有一邊太重,果然背包一揹上去,雖然不算重但還是整個肩膀斜一邊,即使使力讓雙肩平衡,想也知道負重那邊負荷不小。

我跟他說你整個身體斜斜的對脊椎不好,他臉冷下來堅持不覺得有什麼差,我想就算了,有些事就是要自己學習,不想理解旁邊的人說破嘴也沒用。
May 26, 2025 at 5:55 AM
我覺得媽媽本質上是愛我的,我也是為了這個認知感到痛苦,因為她這個人真的是太過白目,白目到如果今天她不是我媽,我真的會有鄙視她的心情。

人生如果都要用比上不足 比下有餘的態度去面對爭執,根本也不會改善有矛盾的關係;我總是提醒自己珍惜,往好的面向欣賞,但不知道為何她永遠不能理解,即使大部分時間我們也是開心,可是當她提及我們時,總是只會著重在不好的部份,我可以這麼說,如果下一秒她或我因為意外而永別,她留給我的印象,就是對媽媽來說,我就是不夠好,沒什麼好的。不是說她必須多麼稱讚我,但真的也不必只會挑毛病。

我想這就是親子關係的複雜之處,一般人我早就不管了,但媽媽這麼對我,我總是放不下。
May 23, 2025 at 5:35 AM
不斷重複會發生的牢騷,就是育兒生活很疲憊的其中一個重點原因,就是社交需求跟人際互動大幅增加,這些事的對象包含家人。

寶寶得到非常多的關愛我感到十分感激也得到許多方便,但關切太多就包含了有許多溝通的成本,我需要不傷好意的「說明」我育兒的方式,「解釋」為何我用A方法而不用B方法,一次只對一個人解釋可能要重複好幾次,直接在大群組傳一次長訊息又很像我已經情緒要失控了,各種矛盾層出不窮,我像是忍無可忍,又怕是我自己過度解讀。

說到底,人生,就是一場修行。
May 20, 2025 at 2:30 AM
對於將近不惑的年紀,還發生與朋友絕交這種事,即使是親身經歷這一切的我自己,在各種層面,都還是覺得不可思議。

不是對原因感到困惑,而是對於「發生」這件事感到疑惑,簡直到了神奇的程度,其中一個神奇的部分,是沒有想過會發生在我身上,這段時間我反覆的思考過好多次,雖然很怕是在維護自己,但我真的覺得問題不是出在我身上。

曾經我也將對方視為姊妹,我指的是真的、只差沒血緣關係,那樣親密跟要好的程度,這麼多年,走到我慶幸我們並不是真的割捨不下的關係,即使往前回顧所有快樂的共同記憶,竟也不覺得惋惜,說起來和知情的朋友戲謔說自己像分手,真的也是十分貼切。

我只想說,祝妳找到那個適合妳的,溫柔的好友。
May 10, 2025 at 4:18 PM
一直在想一件事還想不透,婚前產前就聽過許許多多後悔痛苦的經驗故事,為什麼還這麼多人投入,會有這個疑問當然就是因為我也是這樣,但我還是不知道為什麼😂

是覺得自己比較幸運嗎?是覺得我的另一半不一樣嗎?還是其實我覺得這樣實際上沒有那麼不好,只是我的情緒一時間轉換不過來?

好想知道到底是哪個環節發生問題,怎麼會讓人像失憶一樣,一直在自我懷疑,然後一生氣就沒辦法平息。
May 9, 2025 at 1:38 AM
哄個小孩怎麼能哄到這麼絕望,我真的是不知道,常常想人生根本沒什麼必要的樂趣吧?我最幸福最快樂的時候就是和貓咪窩在一起,但真的再也沒辦法實現那種生活了。

冷氣吹到口乾舌燥,但一點都不想起來喝水,想對所有人發脾氣,想要自己一個人待著,但不行,根本不可能,天亮了會有很多人開始來關心,我完全不想應付,我只想一個人很安靜地待著。
May 9, 2025 at 12:57 AM
沒有成就感的原因就是所有成就的時間歷程都只能拉長幾個月來看,短時間內達成的都不算,今天成功了,明天可能徹底行不通。

所以偶爾達成了什麼事,我都不敢說是成就,因為那其實很可能是海上蜃樓!其實我還在沙漠裡,早點認清是幻覺,才不會被打擊到精神崩潰!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May 6, 2025 at 9:34 AM
育兒是一段不斷在短時間內打破重煉自我的過程,我時常感覺自己已經在崩潰邊緣,也時常感覺自己要被摔碎了,但因為我知道不可以,站在那個跳板的盡頭時我看清楚這並不是一個逼我自我了結的單向道,孩子不是汪洋上的蠻橫海盜,我也不是被洗劫的受害者,他其實更像沒有方向的小帆船,脆弱到了極點,所以才會哭得聲嘶力竭,張牙舞爪。

我知道我可以等待,只要我願意多花一點耐心,他終究會發現自己在我身邊很安全,他可以很自在,世界讓人很煩躁,但我可以給他疲憊的心有一處像大海一樣深遠的平靜,累了或怕了,都知道有個地方可以靜靜休息。

認知到自己可以,內心的晦澀就會清明,也會為了自己變堅強感到開心。
May 4, 2025 at 2:27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