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手蟲畫恐龍
banner
lisadinoarts.bsky.social
手手蟲畫恐龍
@lisadinoarts.bsky.social
我是個業餘畫家與古生物愛好者
在這裡想讓大家更了解恐龍以及其它古生物
大家可以稱呼我手手蟲或璃紗
歡迎喜歡畫畫跟古代生物的人來和我交流!

•歡迎分享文章及圖片 請註明出處
•如果敢拿我的圖餵AI 隔天你就會被恐龍吃掉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share/5Yvpb4GZxA4fTLgn/
恐龍013 四川王者-永川龍

在潮濕炎熱的侏儸紀,植食恐龍的平均體型直線上升,也催生出更巨大兇猛的捕食者,而在侏儸紀中晚期,佔據頂級掠食者的一類恐龍就是異特龍、永川龍所屬的異特龍超科。

永川龍是當時亞洲最大的掠食者之一,最大的一具化石體長估計超過10公尺,而多虧中棘龍科粗壯的背部肌肉,賦予永川龍擁有壯碩的體型,使其能夠捕食當地的劍龍類及大型蜥腳類恐龍,甚至連當時最大型的蜥腳類恐龍-馬門溪龍都可能在永川龍的食譜上。

#paleoart #dinosaur #Jurassic
#Yangchuanosaurus
May 15, 2025 at 8:07 PM
恐龍012 侏儸紀之王-異特龍

異特龍可能是僅次於暴龍,擁有第二高知名度的肉食性恐龍,其學名意為「不同的蜥蜴」,指的是牠的脊椎外型別於其它當時已知的恐龍,而模式種「脆弱異特龍」則是意指這種脊椎構造相對脆弱,但異特龍實則身體強悍,能夠捕食當時的大型草食恐龍比如劍龍、彎龍等,甚至有許多骨折重傷後癒合的化石證據。

牠與白堊紀那些專精於咬合力與巨大體型的後輩不同,異特龍的前肢比例更大,可協助捕食,勻稱的身材帶給異特龍優秀的靈活性,而頭部雖然比例不大,但嘴巴張開的角度能達到驚人的92度角,能更輕易的撕扯大型獵物。

#paleoart #dinosaur #Jurassic
#allosaurus
April 26, 2025 at 7:45 AM
恐龍006 北非暴君-鯊齒龍
(2025重繪版)

鯊齒龍是非洲最大型的肉食性恐龍之一,體長幾乎與暴龍相同,但身形較為側扁,因此體重較暴龍輕,但高聳的神經棘(背部脊椎骨的凸起)代表上面附著了大量肌肉,其力量依然不容小覷,與著名的南方巨獸龍同屬於鯊齒龍科,不過比起南美洲的親戚,鯊齒龍的頭部更細長、偏三角形一點。

在鯊齒龍生存的年代,北非並非是如今的沙漠,而是一望無際的熱帶沼澤,在這樣濕熱豐饒的環境下,不但棲息諸如潮汐龍之類的草食恐龍,同時也有許多大型魚類會潛伏在水域深處,甚至連鱷魚都有可能是鯊齒龍的獵物。

#paleoart #dinosaur #Carcharodontosaurus
April 24, 2025 at 8:19 PM
#恐竜の日
恐龍日 公開自己目前繪製的四隻與鳥類關係很接近的恐龍
April 17, 2025 at 2:14 PM
恐龍-003 黎明前的新星-南十字龍
(2025重製版)

南十字龍是一種非常原始的肉食性恐龍,生存年代甚至比始盜龍還要早,但是,牠的身上卻已經出現了許多專門為獵食而特化的特徵,包括更加巨大修長、更適合撕咬獵物的頭部、以及幾乎退化的第四、五指,看似都在暗示著牠是將來所有肉食恐龍的老祖宗。

然而南十字龍和整個艾雷拉龍科只不過是整個恐龍演化史上的驚鴻一瞥,實際上牠們不屬於後世的獸腳亞目或蜥腳亞目,而是一個更原始的單獨演化支,正如同牠以南十字星為名一般,當太陽升起時,再耀眼的星星也終究會消逝。

#paleoart #dinosaur #Triassic
#Staurikosaurus
March 13, 2025 at 7:22 PM
恐龍011 揮舞重錘的巨人-蜀龍

在侏儸紀時期,由於盤古大陸的分裂導致氣候大規模的改變,濕潤的海風得以重新深入內陸,而讓原本乾旱的地球轉變為潮濕且炎熱,而氣候帶來的豐富植被也催生出更大型的植食動物。

蜀龍是一種體型與現代的非洲象差不多的植食恐龍,在蜥腳類恐龍裡只能算是輕量級,有著看似平平無奇的外型,不過在蜀龍的化石發現地,有九成的化石都是牠的同類,說明蜀龍是當地的優勢植食動物。

或許這一切要歸功於蜀龍那長有尾錘的長尾巴,配合上末端兩根長五公分的尖刺,能如同一把重錘一樣,幫助蜀龍抵禦掠食者。

#paleoart #dinosaur #Jurassic
#Shunosaurus
November 26, 2024 at 5:43 AM
三疊紀的恐龍
與人類的體型大小比例尺
#paleoart #dinosaur #Triassic
November 22, 2024 at 6:38 AM
恐龍010 撲朔迷離的身世-皮薩諾龍

人們耳熟能詳的劍龍、三角龍、鴨嘴龍、厚頭龍等等,這些多樣且特化的植食恐龍都屬於一個叫做「鳥盤目」(又稱鳥臀目)的大分類當中,不過這個類群的早期成員化石相當稀少,而皮薩諾龍更可能是三疊紀唯一一種已知的鳥盤目恐龍。

但近年的研究顯示,皮薩諾龍也可能是其它類似恐龍的主龍類爬行動物,不過,目前還沒有更完整的化石可以證明皮薩諾龍到底是不是最早的鳥盤目恐龍,因此我的復原是採用牠是鳥盤目的模樣去還原的,因此形態上參考了早期鳥盤目恐龍-庫林達奔龍,並且也加上類似的毛髮分佈。

#paleoart #dinosaur #Triassic
#Pisanosaurus
November 19, 2024 at 5:54 AM
恐龍009 初代巨獸獵手-理理恩龍

理理恩龍是三疊紀最大的肉食性恐龍之一,同時牠也具有許多晚三疊紀到早侏儸紀,肉食恐龍的諸多共通點,尤其軀幹部分的骨骼與腔骨龍非常相似,但不完整的頭部碎片又與雙冠龍有些類似,這也讓理理恩龍在分類上難以捉摸。

理理恩龍代表了肉食恐龍正式朝向更大、更強悍的體格進發,從原本匍匐在偽鱷類陰影下的中小型掠食者,轉變為更大卻又更靈活、更兇猛也更多樣化的方向進發,並且已經足以捕食當時最大型的原蜥腳類恐龍。
#paleoart #dinosaur #Triassic
#Liliensternus
November 13, 2024 at 12:16 PM
恐龍008 初代泰坦-板龍

三疊紀末以前,恐龍還未統治著生態系的頂點,而是一群相對少見的,中小型肉食或雜食動物,比如之前介紹的始盜龍或者農神龍這早期恐龍,牠們與巨大兇猛的偽鱷類及龐大的素食者二齒獸類,一起步步為營的生活著,直到三疊紀末期,二齒獸類逐漸衰退,才讓這些新興的素食恐龍有機會得以發展。

板龍生活在三疊紀末的歐洲,不過與後來那些個頭更大的蜥腳類不同,牠是以兩隻後腳行走,指爪巨大但粗短的前肢則是用來抓取枝葉,或是進行防衛和與同類爭鬥用,板龍的化石數量眾多,證明了這個三疊紀最大的動物在當時非常繁盛。

#paleoart #dinosaur #Triassic
#Plateosaurus
November 4, 2024 at 8:08 AM
恐龍 007 獸腳類先驅-腔骨龍

如果你穿越到了晚三疊紀的北美洲地區,那很有可能會遇上一群身長大約2-3公尺、身形修長、擁有細長尾巴和脖子,像是某種鳥類的生物,不過距離狹義上的鳥類出現,還早了幾千萬年,眼前的生物,是名為「腔骨龍」的小型肉食性恐龍。

腔骨龍是最早的獸腳亞目恐龍之一,這個類群在未來會誕生如異特龍、巨獸龍乃至於暴龍等等的頂尖獵手,甚至是翱翔天際、繁衍至今的鳥類,腔骨龍個頭不大,但依然是個優秀的獵人,有著纖細靈活的身形,使得牠們擅長捕捉小動物,並且大量化石在同個地點被發現,有可能是群居動物。

#paleoart #dinosaur #Triassic
#Coelophysis
November 3, 2024 at 5:07 AM
恐龍006 北非暴君-鯊齒龍

鯊齒龍是北非最大型的肉食性恐龍之一,體長幾乎與暴龍相同,但身形較為側扁,因此體重比暴龍相對較輕,但高聳的神經棘(背部脊椎骨的凸起)代表上面附著了大量肌肉,其力量依然不容小覷,與著名的南方巨獸龍同屬於鯊齒龍科,不過比起南美洲的親戚來說,鯊齒龍的頭部更細長、偏三角形一點。

在鯊齒龍生存的年代,北非並非是如今的乾旱沙漠,而是一大片一望無際的熱帶沼澤,在這樣濕熱的環境下,不但棲息諸如豪勇龍之類的草食恐龍,同時也有許多大型魚類會潛伏在水域深處,甚至連鱷魚都有可能是鯊齒龍的獵物。

#paleoart #dinosaur #Carcharodontosaurus
November 1, 2024 at 4:43 AM
恐龍005-巨龍之祖 農神龍
與早期恐龍比例圖

農神龍生存在晚三疊紀的巴西,乍看之下與其它肉食性的早期恐龍沒什麼區別,但牙齒的形狀表明,牠除了捕食小動物以外,也可能會吞吃一些嫩葉。

正是農神龍對於食性的轉變,日後才衍生出了蜥腳類這一大類包含了腕龍、迷惑龍、阿根廷龍等等擁有長長的頸部、巨大體型,能令掠食者望而卻步的草食恐龍。

這些是我去年一開始畫這系列的幾張作品,雖然與如今畫風差異頗大,但還是希望能借此讓各位認識到更多關於恐龍的小知識,讓這類大眾既熟悉又陌生的古生物,逐漸走出史前的迷霧之中...
#paleoart #dinosaur #Triassic
#Saturnalia
October 29, 2024 at 6:52 AM
恐龍004-猛獸出閘 艾雷拉龍

提到早期恐龍,大多都是體型在一兩公尺以內的肉食或雜食動物,在三疊紀的炙熱大地上過著東躲西藏的生活,然而有這麼一種恐龍,牠的體型足以跟當時優勢的肉食動物偽鱷類匹敵,甚至成為當地的頂級掠食者之一,那就是艾雷拉龍。

艾雷拉龍與始盜龍一同生活在史前阿根廷的月亮谷,當地擁有難得的充沛水源,茂盛的植被使當地的草食動物如二齒獸類、早期小型恐龍能夠蓬勃發展,於是也供養起了如同艾雷拉龍這樣的大型肉食動物,艾雷拉龍與南十字龍是近親,體型可達6公尺,但體重卻相對輕盈,體型龐大卻靈活。

#paleoart #dinosaur #Triassic
#Herrerasaurus
October 28, 2024 at 6:16 AM
恐龍-003 黎明前的新星-南十字龍

南十字龍是一種非常原始的肉食性恐龍,生存年代甚至比始盜龍還要早,但是,牠的身上卻已經出現了許多專門為獵食而特化的特徵,包括更加巨大修長、更適合撕咬獵物的頭部、開合幅度更大的下頜及已經幾乎退化的第四、五指,看似都在暗示著牠是將來所有肉食恐龍的老祖宗。

然而南十字龍和整個艾雷拉龍科只不過是整個恐龍演化史上的驚鴻一瞥,實際上牠們不屬於後世的獸腳亞目或蜥腳亞目,而是一個更原始的單獨分支,正如同牠以南十字星為名一般,當太陽升起時,再耀眼的星星也終究會消逝。

#paleoart #dinosaur #Triassic
#Staurikosaurus
October 26, 2024 at 7:07 AM
恐龍002 月光下的新秀-月亮谷始盜龍

雖然人類至今還沒確認最早的恐龍到底是誰,但始盜龍的型態或許就類似所有恐龍共同祖先的模樣。

這種生活在三疊紀的早期恐龍已經具備了雙足直立行走、恆溫等後續恐龍都具備的特徵,而牙齒的型態則暗示著始盜龍可能是雜食動物,此外,始盜龍前肢的第四、五指還未像大部分恐龍一樣完全退化。

始盜龍在牠的年代還不是大型動物,更不是頂級掠食者,但牠們一族憑藉著先進、靈敏的身形,在不久後的未來將會演化成一支雄偉壯麗的生物,屬於恐龍的故事才剛剛開始呢…

#paleoart #dinosaur #Eoraptor
#JurassicPark #Triassic
October 23, 2024 at 2:59 AM
恐龍001-終極陸地捕食者 君王暴龍

這種最知名的古生物棲息在白堊紀末期的北美洲,以三角龍、艾德蒙頓龍等大型植食恐龍為食,擁有強大的咬合力、立體視覺以及肉食恐龍中最壯碩的身軀,值得一提的是,幼年時期的暴龍奔跑速度有可能比成年後還快,因此暴龍有可能會以家族為單位團體狩獵,讓年輕個體圍捕後再由成年個體給予獵物致命一擊。

#paleoart #dinosaur #T-rex #Tyrannosaurus #JurassicPark
October 22, 2024 at 5:09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