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hasegawa212.bsky.social
@hasegawa212.bsky.social
在公海上的自由航海者
事實上,人類的社會與團體並不是用來交朋友的場域。社會與團體是典型的叢林法則,這當中存在著食物鏈、存在著上下地位與階級、存在著權力邊界與張力。這個事實也是我從小到大在團體生活裡的經驗與觀察。

能否交到朋友,首先自己要有能力跟別人建立有意義的關係,這同時也建立在自己能否過著有意義的生活,沒有人交朋友是純粹為了要犧牲奉獻。換而言之,友情本質上是一種對等的價值交換。交朋友也需要社會團體提供機會。如果沒有能力主動參與社會與團體生活,那就連交到朋友的可能性都沒有。如果被動任由自己受群體支配,寄望有人主動來主動找自己,在這種情況下,人情會反過來成為壓力,團體則反過來成為壓迫。
November 15, 2024 at 8:06 PM
我也沒有不甘寂寞到非得要在網路的開放空間索討流量關注,只是確實很希望能有機會有人可以參與一些有意義價值的討論與交流。

從小到大在團體生活那麼久,也不是真的完全不知道團體的運作生態,特別是台灣的小團體文化本來就是犬類的群體屬性。

所謂的民主公民參與,其實是一個理想預設的概念構想。網路並沒有比實體世界更開放自由,嚴格來說甚至比實體的團體生活更難參與。因為網路社群完全只能仰賴被限制的媒介去進行互動,實際上是創造了更多門檻,也創造了更多偏見與謊言。

其實除了 Meta 以外,存在很多其他的網路社群,我也申請了不止一個社群的帳號,不過早已沒有與他人交流的意願跟想法了,只剩下蒐集情報的功用而已。
November 15, 2024 at 7:31 PM
之前就猜支克柏遲早也會對 threads 下手。果然這幾天就看到消息,從明年開始 threads 也會開始有大量商業(AKA 詐欺)行銷廣告進入。

其實自從關掉臉書後,就慢慢不再有想去經營網路社群的想法。雖然 threads 的帳號是我比較常使用的,但是就純粹拿來蒐集情報所用。即使偶爾心癢想在 threads 上面也會寫一些文章,但是已經不像過去在臉書上有想分享自己想法的熱情,也不再有想跟人交流的意願。

某一部分,也是因為在 threads 的幾次嘗試後,覺得生態跟臉書其實差不多。沒有內容的垃圾文或特定話題才會吸引流量,認真文除非本身已經有一定的名氣了,否則根本沒人會想跟你交流想法。
November 15, 2024 at 7:20 PM
Trump: Dictators are the smartest people. Xi controls 1.4 billion people with an iron fist

Rogan: But dictators are evil and dangerous

Trump: Actually, we have evil people in our country
October 27, 2024 at 8:56 AM
另外一點就是這種以黨治國的政治組織,他們沒有「主權觀」只有「政權觀」。主權在民只是用來包裝自己正當性的話術,實際上是用武力脅迫人民屈服於自己被當成國民工具。

當代民權主義的行為主體是社會公民,國民是國家主義的概念。國家主義的主體不是人民而是政府,政府的政治權力是透過武裝力量為基礎,也就是毛澤東說的「槍桿子出政權」。主權在民的體現應該是公民社會,而非國家主義。
October 19, 2024 at 7:03 AM
國民政府畢竟就是個流亡政權,沒有主權正當性的落難政治組織。所謂的黃埔軍也只是列寧式的黨衛軍而已,捍衛的對象不是主權在民的國家,而是國民黨的勢力跟資源而已。

這種背景的組織是不可能有什麼崇高的治國理念與文化態度的,一切都是為了隨時的政治鬥爭與武裝衝突做倉促應對。而文化資本也只是黨國權貴用來妝點文化匱乏的象貌罷了。

跟隨著國民政府來台的上層菁英,也仍然是保皇黨的特性。他們不加入共產黨是因為家族背景勢必會遭清算,真正有普世理想的中國知識分子在當時,多數是選擇共產黨的。
October 19, 2024 at 7:03 AM
看起來哈佛大學也不是什麼值得尊敬的學術自由殿堂。

想想也是啦,哥大都會聘用洋五毛當教授了,這些長春藤私校聯盟也不過就是見錢眼開的新自由主義學術資本寡佔而已。
October 19, 2024 at 6:49 AM
如何抵抗數位獨裁支配以及網路依賴症?我認為最好的方法就是盡量不要完全仰賴單一的情報交流途徑,除了可以讓個人情報不至於過度集中在一處分散風險以外,其實也可以有效降低網路依賴症的效果。

在數位獨裁社群支配以前,雖然也會有長期依賴網路的狀況,但是仍然沒有比社群依賴還要來得嚴重。沒有社群依附的網路依賴,相對來說比較不至於影響到日常的生活干預,也不太會對自我認同產生病態影響,分散情報互動途徑的好處就是可以降低對單一社群依賴的機會,同時讓自己對於情報發送與接收隨時處於主動的姿態。
October 19, 2024 at 5:30 AM
數位獨裁者不是皇家海軍、不是聯合國海上公約的維護者、不是美國海岸巡防隊,他們只是比較大艘的私掠船而已,而且恐怕還是中俄那些獨裁國家的王下七武海。

我在此呼籲自由航海人想辦法拓展更多樣的情報交換途徑、資料同步備份、並有限度地上傳個人資料,雖然安保措施可能會帶來不便利,但是對於大海上的亂象是保護自己的必要手段。
October 19, 2024 at 5:13 AM
還是覺得很感慨。十幾年前網路還應該要是一個開放、可供自由交流、沒有詐騙廣告入侵的藍海。

從 2012 年臉書社群逐步取代早期網路開拓者的航道之後,像是情報捆綁一樣把所有海上的小船趕進自己的漁網裡面,從此開啟了數位獨裁支配大海的時代。

近幾年個人數位安全嚴重成為犯罪標的後,詐騙受害者人數直線上升。還包含個人數位資料外洩而成為虛擬人頭、AI 生成的對象。代表這些數位獨裁者根本沒有能力管理這片海域,甚至還與犯罪集團共謀讓使用者淪為受害對象,同時又更近一步藉由平台壟斷的方式無限擴大自己的權限,對言論自由與個人隱私構成嚴重的權利侵害。
October 19, 2024 at 5:10 AM
希望這裡能成為不想再繼續受到數位獨裁者支配的新大陸。
October 19, 2024 at 4:26 AM